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IT能力概念综述 | 第12-13页 |
1.2.2 供应链敏捷性综述 | 第13页 |
1.2.3 IT能力与供应链敏捷性关系综述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资源观的ZBCZ公司IT能力的架构 | 第17-24页 |
2.1 基于资源观的IT能力构成的理论依据 | 第17页 |
2.2 ZBCZ公司的简介及信息化历程 | 第17-19页 |
2.2.1 ZBCZ公司的简介 | 第17-18页 |
2.2.2 ZBCZ公司的信息化历程 | 第18-19页 |
2.3 基于资源观的ZBCZ公司的IT能力架构 | 第19-24页 |
2.3.1 ZBCZ公司的IT基础设施架构 | 第19-20页 |
2.3.2 ZBCZ公司的IT人力资源架构 | 第20-21页 |
2.3.3 ZBCZ公司的IT无形资源架构 | 第21-24页 |
第三章 ZBCZ公司IT能力对供应链敏捷性的提升 | 第24-31页 |
3.1 供应链敏捷性概述 | 第24页 |
3.2 ZBCZ公司IT能力对供应链敏捷性提升的机理 | 第24-26页 |
3.3 ZBCZ公司IT能力对供应链敏捷性提升的路径 | 第26-31页 |
3.3.1 ZBCZ公司IT能力对产品开发的提升 | 第26-27页 |
3.3.2 ZBCZ公司IT能力对采购管理的提升 | 第27-28页 |
3.3.3 ZBCZ公司IT能力对生产管理的提升 | 第28页 |
3.3.4 ZBCZ公司IT能力对物流配送的提升 | 第28-29页 |
3.3.5 ZBCZ公司IT能力对企业协作能力的提升 | 第29页 |
3.3.6 ZBCZ公司IT能力对服务质量的提升 | 第29-31页 |
第四章 ZBCZ公司IT能力提升供应链敏捷性的评价研究 | 第31-45页 |
4.1 供应链敏捷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4页 |
4.1.1 供应链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4.1.2 供应链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4.2 各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 第34-36页 |
4.2.1 产品开发柔性 | 第34页 |
4.2.2 采购柔性 | 第34页 |
4.2.3 生产柔性 | 第34-35页 |
4.2.4 配送柔性 | 第35页 |
4.2.5 协作能力 | 第35-36页 |
4.2.6 服务质量 | 第36页 |
4.3 供应链敏捷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6-40页 |
4.3.1 建立评价指标集及评语集 | 第36-37页 |
4.3.2 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37-38页 |
4.3.3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第38-39页 |
4.3.4 进行模糊评价 | 第39-40页 |
4.4 ZBCZ公司的供应链敏捷性评价 | 第40-43页 |
4.4.1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0-41页 |
4.4.2 计算模糊评估矩阵 | 第41-42页 |
4.4.3 进行模糊评判 | 第42-43页 |
4.5 ZBCZ公司IT能力提升供应链敏捷性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案例启示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