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演进 | 第16-30页 |
1.1 1954 年~1976 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明显对立 | 第16-20页 |
1.1.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反共立场对两党关系的影响 | 第17-18页 |
1.1.2 新加坡生存危机致使两党对峙 | 第18-20页 |
1.2 1976 年~1990 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回暖 | 第20-24页 |
1.2.1 李光耀访华改善两党关系 | 第20-21页 |
1.2.2 邓小平访新加坡促进两党合作 | 第21-22页 |
1.2.3 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 | 第22-24页 |
1.3 1990 年~至今两国建交后两党政治关系的稳步发展 | 第24-30页 |
1.3.1 两国建交标志着两党正式友好交往 | 第24-25页 |
1.3.2 经济合作协同两党关系向前发展 | 第25-26页 |
1.3.3 两国建交后两党的交往实践 | 第26-27页 |
1.3.4 新台关系对两党交往的影响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特点 | 第30-42页 |
2.1 两国关系早于两党关系 | 第30-32页 |
2.2 两党交往渠道多样 | 第32-37页 |
2.2.1 加强政治对话 | 第32-33页 |
2.2.2 交流治党理政经验 | 第33-34页 |
2.2.3 促进经济合作 | 第34-36页 |
2.2.4 进行国情考察 | 第36页 |
2.2.5 开展理论研讨 | 第36-37页 |
2.3 两党交往呈加速趋势 | 第37-38页 |
2.4 两党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 第38-42页 |
第三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发展的经验 | 第42-50页 |
3.1 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党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 | 第42-44页 |
3.2 执政党关系和两国关系可以互相促进 | 第44-45页 |
3.3 大党小党完全平等 | 第45-46页 |
3.4 不纠缠旧账,一切向前看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