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群众心理论文

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第8页
    1.3 研究意义第8-9页
    1.4 政治信任的概念界定第9-10页
    1.5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5.1 政治信任的解释因素研究第10-12页
        1.5.2 对不同群体的政治信任研究第12-15页
2 研究设计第15-21页
    2.1 研究假设第15页
    2.2 研究对象第15-16页
    2.3 研究方法第16页
    2.4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6-18页
        2.4.1 调查问卷的题项设置第16-17页
        2.4.2 调查问卷的检验第17-18页
    2.5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深度访谈第18-19页
    2.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1页
3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统计结果分析第21-31页
    3.1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测量结果分析第21-24页
        3.1.1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直接测量结果分析第21-22页
        3.1.2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间接测量结果分析第22-24页
        3.1.3 直接测量结果与间接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第24页
    3.2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差异分析第24-31页
        3.2.1 基于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的政治信任差异分析第24-25页
        3.2.2 基于人口特征变量的政治信任差异分析第25-28页
        3.2.3 基于不同地区的政治信任差异分析第28-31页
4 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1-40页
    4.1 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第31-33页
    4.2 政府治理绩效变量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第33-35页
    4.3 人口特征变量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第35-38页
    4.4 地区变量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第38-40页
5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第40-44页
    5.1 研究结论第40-41页
    5.2 对策建议第41-43页
        5.2.1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切实提高政策绩效第41页
        5.2.2 搞好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府透明度第41-42页
        5.2.3 探索“以公平促进效率”之路,促进社会公平第42页
        5.2.4 增加政治参与机会,提高政治效能感第42页
        5.2.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治理绩效第42-43页
    5.3 研究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时空差异分析
下一篇: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