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研究意义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2.1 教学模式的界定第12页
    2.2 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2.3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2.4 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第14-15页
    2.5 认知学习理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第18-20页
    3.1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第18页
    3.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目标第18-19页
    3.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第19-20页
4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第20-22页
    4.1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第20-21页
    4.2 高中生心理特点分析第21页
    4.3 对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的要求第21-22页
5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第22-38页
    5.1 编写高中化学“导学提纲”应遵循的原则第22-23页
    5.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的具体步骤第23-27页
        5.2.1 提纲导学第23-25页
        5.2.2 合作互动第25-26页
        5.2.3 导学归纳第26页
        5.2.4 拓展训练第26-27页
    5.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第27-38页
        5.3.1 第一课时第27-33页
        5.3.2 第二课时第33-38页
6 教学实验(淅川—高2012级学生)第38-44页
    6.1 实验目的第38页
    6.2 实验材料第38页
    6.3 实验方法及对象第38-39页
    6.4 实验过程第39页
    6.5 实验结果分析第39-44页
        6.5.1 成绩差异分析第39页
        6.5.2 调查问卷分析第39-44页
7 结论与不足第44-46页
    7.1 结论第44页
    7.2 不足第44页
    7.3 反思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A 淅川县中小学“导学互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第48-50页
附录B 淅川—高化学学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能力调查问卷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化学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应用探索
下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教材及其使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