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 第15-25页 |
(一)“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教学目标分类学 | 第15-16页 |
2.教育评价理论 | 第16页 |
3.人的差异和学习 | 第16-17页 |
4.智能早期发展学说 | 第17页 |
(二)“掌握学习”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三)“掌握学习”理论的特点 | 第21-22页 |
(四)“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原则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掌握学习”理论在单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第25-35页 |
(一)第四单元教学 | 第25页 |
(二)形成性测验 | 第25-26页 |
(三)获得反馈信息 | 第26-30页 |
(四)矫正性教学 | 第30-32页 |
1.小组合作研究 | 第31页 |
2.集体性矫正教学 | 第31页 |
3.个别性矫正教学 | 第31-32页 |
(五)矫正性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第32-33页 |
(六)平行性测验 | 第33-34页 |
(七)总结评价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掌握学习”理论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效果反馈及反思 | 第35-41页 |
(一)学生测验成绩的变化情况 | 第35-36页 |
(二)在教学中使用“掌握学习”理论的几点看法 | 第36-37页 |
(三)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四)“掌握学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第38-41页 |
1.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 第38页 |
2.优化教学过程,创造高效课堂 | 第38-39页 |
3.注重多重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A | 第45-49页 |
附录B | 第49-53页 |
附录C | 第53-57页 |
附录D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