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运行状态下列车轮对力学特性及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4 微动损伤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轴重载荷下轮对配合面的微动行为分析 | 第17-31页 |
2.1 ABAQUS分析步骤 | 第18页 |
2.2 仿真过程 | 第18-21页 |
2.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18-19页 |
2.2.2 定义接触 | 第19-20页 |
2.2.3 网格的划分 | 第20-21页 |
2.3 过盈配合面装配应力分析 | 第21-23页 |
2.3.1 配合面装配应力分布 | 第21-23页 |
2.3.2 过盈量对装配应力的影响 | 第23页 |
2.4 过盈配合面微动分析 | 第23-29页 |
2.4.1 配合面节点的滑移状态分析 | 第23-26页 |
2.4.2 配合面节点的滑移量分布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强风下轮对配合面的力学特性和微动分析 | 第31-46页 |
3.1 建模和仿真过程 | 第32-33页 |
3.2 轮对过盈配合面应力分析 | 第33-37页 |
3.2.1 配合面应力分布情况 | 第33-36页 |
3.2.2 风载对配合面应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行为分析 | 第37-42页 |
3.3.1 配合面节点的滑移量分布 | 第37-41页 |
3.3.2 配合面节点的微动滑移轨迹 | 第41-42页 |
3.4 轮对过盈配合面摩擦量的预测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列车通过曲线线路时配合面的应力和微动分析 | 第46-60页 |
4.1 建模和仿真过程 | 第47-48页 |
4.2 轮对过盈配合面应力分析 | 第48-54页 |
4.2.1 配合面的应力分布 | 第48-50页 |
4.2.2 钢轨作用力对配合面应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3 钢轨作用力大小对配合面应力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 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行为分析 | 第54-59页 |
4.3.1 配合面节点的滑移量分析 | 第54-57页 |
4.3.2 钢轨作用力对节点滑移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3 钢轨作用力大小对节点滑移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第5章 轮对过盈配合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60-76页 |
5.1 微凸体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60-64页 |
5.2 微凸体高度的Gauss分布 | 第64-68页 |
5.3 粗糙表面接触仿真模拟 | 第68-75页 |
5.3.1 粗糙表面微观形貌的实测值 | 第68-70页 |
5.3.2 分形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5.3.3 仿真结果 | 第71-75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