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1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及审题立意概述 | 第12-20页 |
1.1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1.1 理论内涵 | 第12-13页 |
1.1.2 实践实例 | 第13页 |
1.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 第13-15页 |
1.2.1 选材的热点性 | 第13-14页 |
1.2.2 考题的思维性 | 第14页 |
1.2.2.1 思维的开放性 | 第14页 |
1.2.2.2 思维的思辨性 | 第14页 |
1.2.3 任务的指令性 | 第14-15页 |
1.2.4 内容的说理性 | 第15页 |
1.3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基本类型 | 第15-16页 |
1.3.1 解决问题式写作任务 | 第15-16页 |
1.3.2 决定式写作任务 | 第16页 |
1.3.3 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 | 第16页 |
1.4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原则 | 第16-17页 |
1.4.1 就事论事原则 | 第16-17页 |
1.4.2 言必有据原则 | 第17页 |
1.4.3 义利谐调原则 | 第17页 |
1.5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识别方法 | 第17-18页 |
1.5.1 “给定写作材料” | 第17-18页 |
1.5.2 “给驱动任务” | 第18页 |
1.6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意义 | 第18页 |
1.6.1 考察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 | 第18页 |
1.6.2 促进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第18页 |
1.6.3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 | 第18页 |
1.7 审题立意概述 | 第18-20页 |
1.7.1 审题立意的概念 | 第18-19页 |
1.7.2 审题立意在高考写作中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第2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0-30页 |
2.1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存在的问题学生作文举隅 | 第20-26页 |
2.1.1 审题浅显模糊,立意以偏概全 | 第23-24页 |
2.1.2 审题忽视关键,立意浅假大空 | 第24-25页 |
2.1.3 审题思维固定,立意缺乏思辨 | 第25页 |
2.1.4 审题不辨真伪,立意褒贬失当 | 第25-26页 |
2.1.5 审题忽略任务,立意宿构套作 | 第26页 |
2.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6-30页 |
2.2.1 任务指令及概念理解不准 | 第27页 |
2.2.2 逻辑思维及理性分析薄弱 | 第27页 |
2.2.3 理解力差及读写界限模糊 | 第27-28页 |
2.2.4 不看时评及缺乏时政敏锐度 | 第28页 |
2.2.5 畏难心理及缺乏写作兴趣 | 第28-29页 |
2.2.6 缺少积累及写作思维训练 | 第29页 |
2.2.7 教师讲授及讲评训练缺乏 | 第29-30页 |
第3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及策略 | 第30-45页 |
3.1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 | 第30-32页 |
3.1.1 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学原理 | 第30-31页 |
3.1.2 写作基础理论 | 第31页 |
3.1.3 课标有关要求 | 第31-32页 |
3.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策略 | 第32-45页 |
3.2.1 由“任务”带动审题立意 | 第32-35页 |
3.2.1.1 对象性任务 | 第32页 |
3.2.1.2 观点性任务 | 第32-33页 |
3.2.1.3 内容性任务 | 第33-34页 |
3.2.1.4 文体性任务 | 第34-35页 |
3.2.2 由“要求”带动审题立意 | 第35-37页 |
3.2.2.1 从“内容及含意”入手 | 第35-37页 |
3.2.2.2 从“综合”入手 | 第37页 |
3.2.3 由“材料”带动审题立意 | 第37-39页 |
3.2.4 加强思辨能力,提高审题立意的准确性 | 第39-42页 |
3.2.4.1 善于质疑设疑,注重逻辑思维 | 第39-40页 |
3.2.4.2 讨论热点事件,培养发散思维 | 第40页 |
3.2.4.3 常做写作训练,提高批判性思维 | 第40-42页 |
3.2.5 培养说理能力,提高审题立意的深度性 | 第42-45页 |
3.2.5.1 进行比较说理,指向说理双方 | 第43页 |
3.2.5.2 进行多维度说理,拓宽立意角度 | 第43-45页 |
第4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学生作文范例 | 第45-51页 |
4.1 作文题目 | 第45页 |
4.2 审题立意指导 | 第45-47页 |
4.2.1 审题 | 第45-46页 |
4.2.2 立意 | 第46-47页 |
4.3 学生作文举隅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