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6页
        1. 定量分析第11-12页
        2. 内容分析第12-16页
        3. 研究述评第16页
    (三) 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第16-18页
        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研究思路第17页
        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18-19页
        1. 研究意义第18页
        2. 研究创新点第18-19页
    (五)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0页
        1. 高校学生社团第19页
        2.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第19页
        3.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度第19-20页
一、高校学生社团参与调查工具及实施第20-27页
    (一)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调查工具第20-24页
        1.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量表理论框架及来源第20-22页
        2. 量表的结构第22页
        3. 量表的分析与修订第22-24页
    (二) 调查的实施第24-27页
        1. 调查对象第24-26页
        2. 量表的发放与回收第26-27页
二、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现状及分析第27-36页
    (一) 高校学生社团认知参与第27-30页
        1. 高校学生社团认知参与度第27-28页
        2. 高校学生社团认知参与分析第28-30页
    (二) 高校学生社团情感参与第30-33页
        1. 高校学生社团情感参与度第30-31页
        2. 高校学生社团情感参与分析第31-33页
    (三) 高校学生社团行为参与第33-36页
        1. 高校学生社团行为参与度第33-34页
        2. 高校学生社团行为参与分析第34-36页
三、高校学生社团认知、情感、行为参与关系第36-40页
    (一) 研究假设第36页
    (二) 研究结果第36-40页
四、讨论与建议第40-44页
    (一) 讨论第40-42页
        1.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中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2.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的影响因素第41页
        3. 社团情感参与在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第41-42页
    (二) 提高社团参与的建议第42-44页
        1. 改善高校学生社团认知参与第42页
        2. 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情感参与第42-43页
        3. 提升高校学生社团行为参与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65页
    附录一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正式量表第49-51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51-53页
    附录三 量表分析、信效度检验表第53-57页
    附件四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差异分析数据表第57-65页
后记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社交关系与行为研究
下一篇:“师生对话”在《文化生活》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