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一、导论 | 第11-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三)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5-16页 |
1. 政策执行分析理论 | 第15页 |
2.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3. 个案研究法 | 第15-16页 |
(四)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 国外部分典型国家的经验及思考 | 第16-18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 民营医院 | 第20页 |
2. 公共政策执行 | 第20-21页 |
二、昆明市民营医院发展政策执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32页 |
(一)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内容及其目标要求 | 第21-24页 |
1.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内容 | 第21-24页 |
2.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目标要求 | 第24页 |
(二)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执行现状 | 第24-28页 |
1.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实施情况 | 第24-27页 |
2.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执行效果 | 第27-28页 |
(三) 民营医院发展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第28-32页 |
1. 政策的欠缺与不足 | 第28-29页 |
2. 政策执行阻滞 | 第29-30页 |
3. 民营医院自身条件不足 | 第30-31页 |
4. 政策执行环境的阻力 | 第31-32页 |
三、昆明市民营医院发展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一) 政策本身因素 | 第32-34页 |
1. 核心政策仍未得到突破 | 第32页 |
2. 政策灵活性不够,存在诸多障碍 | 第32-33页 |
3. 政策系统性不足,缺乏部门衔接 | 第33页 |
4. 部分政策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 | 第33-34页 |
(二) 政策执行主体因素 | 第34-35页 |
1. 政府未能真正打破公立医院垄断优质医疗资源的壁垒 | 第34页 |
2. 部门管理存在缺位和错位 | 第34-35页 |
3. 政策实施中隐性障碍客观存在 | 第35页 |
(三) 政策执行对象因素 | 第35-36页 |
1. 人才匮乏严重 | 第35页 |
2. 管理缺乏规范 | 第35页 |
3. 专业设置重叠 | 第35-36页 |
4. 盲目扩张和融资困难并存 | 第36页 |
(四) 政策执行环境因素 | 第36-38页 |
1. 地区内的医疗行业状况 | 第36-37页 |
2. 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五) 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分析框架的理论借鉴 | 第38-40页 |
1. 政府和民营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38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对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策略的启示 | 第38-40页 |
四、昆明市完善发展民营医院政策和执行的建议 | 第40-47页 |
(一) 明确政府和市场各自在医疗服务供给中的责任 | 第40页 |
(二) 改进民营医院准入管理制度 | 第40-43页 |
1. 调整民营医院机构设置和投资准入管理 | 第40-41页 |
2. 调整民营医院投资限额的管理方式 | 第41-42页 |
3. 加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准入管理 | 第42-43页 |
(三) 加强民营医院自身建设 | 第43-44页 |
1. 督促民营医院加强行业自律 | 第43页 |
2. 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指导和帮扶 | 第43页 |
3.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 第43-44页 |
4. 提升民营医院的社会认同度 | 第44页 |
(四) 完善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 | 第44-45页 |
(五) 加强民营医院信用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六) 完善民营医院的监管措施 | 第46-47页 |
1. 建立健全多个部门联动的监管制度 | 第46页 |
2. 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监管机构 | 第46-47页 |
3. 完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果 | 第47页 |
五、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