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导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2.1 管理层激励机制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13-16页 |
| 2.1.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3-15页 |
| 2.1.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5-16页 |
| 2.2 地理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16-18页 |
| 2.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6-17页 |
| 2.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7-18页 |
| 2.3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 3 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 3.1 管理层激励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19-20页 |
| 3.1.1 货币薪酬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19页 |
| 3.1.2 在职消费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19-20页 |
| 3.1.3 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20页 |
| 3.2 地理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20-22页 |
| 4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评价 | 第22-28页 |
| 4.1 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和计量模型选择 | 第22-23页 |
| 4.1.1 事件研究法 | 第22-23页 |
| 4.1.2 会计指标研究法 | 第23页 |
| 4.2 跨国并购绩效的计算与评价 | 第23-28页 |
| 4.2.1 样本选取与指标设定 | 第23-26页 |
| 4.2.2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评价 | 第26-28页 |
| 5 实证分析 | 第28-42页 |
| 5.1 样本选取 | 第28页 |
| 5.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第28-30页 |
| 5.2.1 变量定义 | 第28-30页 |
| 5.2.2 模型设计 | 第30页 |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 5.3.1 管理层激励机制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30-34页 |
| 5.3.2 地理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34-36页 |
| 5.3.3 管理层激励机制、地理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 | 第36-38页 |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38-42页 |
| 5.4.1 因子分析法衡量跨国并购绩效 | 第38-40页 |
| 5.4.2 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 6.1.1 关于管理层激励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关系 | 第42页 |
| 6.1.2 关于地理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关系 | 第42-43页 |
| 6.2 对策建议 | 第43-44页 |
| 6.2.1 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 | 第43页 |
| 6.2.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 | 第43页 |
| 6.2.3 加强并购前的风险评估和并购后的跨文化整合 | 第43-44页 |
| 6.3 研究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