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第11-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问题研究的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2页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合作学习的理论概述第14-20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1.1 教学模式第14页
        2.1.2 合作学习教学第14-15页
        2.1.3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第15页
    2.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群体动力理论第15-16页
        2.2.2 需求层次理论第16页
        2.2.3 发展理论第16-17页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
    2.3 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第17-18页
        2.3.1 基本教学形式第17页
        2.3.2 动力资源第17页
        2.3.3 奖励依据第17-18页
    2.4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第18-20页
        2.4.1 师生关系平等第18页
        2.4.2 生生之间积极互赖第18-19页
        2.4.3 建构立体教学活动空间第19-20页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第20-30页
    3.1 调查目的第20页
    3.2 调查方法第20-21页
    3.3 调查样本选取第21页
    3.4 调查过程第21页
    3.5 调查结果第21-28页
        3.5.1 物理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第22页
        3.5.2 学习的策略水平有待提高第22-24页
        3.5.3 合作学习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合作精神第24-26页
        3.5.4 课堂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形式第26-28页
    3.6 合作学习中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第28-30页
        3.6.1 教师知识更新较慢且教学方式单一第28页
        3.6.2 分数至上论忽视了合作能力的培养第28页
        3.6.3 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第28-29页
        3.6.4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使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被推迟第29-30页
第4章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电学中实施的依据和策略第30-40页
    4.1 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电学中实施的依据第30-33页
        4.1.1 新课标的要求第30-32页
        4.1.2 初中学生心理趋向于独立又渴望与同伴互助第32-33页
    4.2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电学中实施的基本策略第33-40页
        4.2.1 精心选择内容第33页
        4.2.2 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设计教学目标第33-36页
        4.2.3 根据教学实际分组第36-37页
        4.2.4 加强组织和指导第37-38页
        4.2.5 进行科学的评价第38-40页
第5章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实施探索第40-53页
    5.1 小老师式合作学习模式实践过程第40-44页
        5.1.1 学生分组选好小老师第40页
        5.1.2 对小老师进行指导培训第40-41页
        5.1.3 教师对小老师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第41页
        5.1.4 小老师式合作学习的实践案例第41-44页
    5.2 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实践过程第44-53页
        5.2.1 师师合作共定导学案第44页
        5.2.2 组建探究合作小组第44页
        5.2.3 诱导探究合作动机第44-45页
        5.2.4 合作释疑第45页
        5.2.5 小组成果第45页
        5.2.6 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案例第45-53页
第6章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思考第53-58页
    6.1 实践结果调查第53-55页
        6.1.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第53-54页
        6.1.2 物理测试成绩分析第54-55页
    6.2 初中物理开展合作学习的成效第55-56页
        6.2.1 促进高效物理课堂第55页
        6.2.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第55-56页
        6.2.3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56页
    6.3 教学实践中的存在的不足第56-58页
        6.3.1 没有处理好合作与竞争关系第56页
        6.3.2 过分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第56-57页
        6.3.3 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依然深远第57-58页
结束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言者和单言者的中央执行功能差异
下一篇:人教版与台湾龙腾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