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29页
    一、选题缘起与概念界定第11-18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8-24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4-29页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第29-48页
    第一节 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第29-39页
        一、民俗的定义及其范畴第29-35页
        二、文学中的民俗文化第35-39页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第39-48页
        一、中国现代民俗学与现代文学第39-44页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俗文化第44-48页
第二章 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的生成语境第48-84页
    第一节 民俗化的生活场域第48-69页
        一、乡土作为中国主体社会基质第49-56页
        二、民俗化的关东乡土第56-69页
    第二节 家国危难下的文学生存困境第69-84页
        一、社会激荡下的民族文化认同第69-78页
        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民间指向第78-84页
第三章 东北现代作家与民俗文化第84-104页
    第一节 作家人生经验与民俗文化第84-96页
        一、作家写作背景的民间性第84-92页
        二、作家审美经验的世俗化倾向第92-96页
    第二节 作家人格心理与民俗文化第96-104页
        一、作家“文化恋母”的集体无意识第97-101页
        二、作家人格肌理中的生命强力第101-104页
第四章 东北现代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第104-134页
    第一节 叙事取向与民俗文化第104-117页
        一、民俗心理的多维呈现第104-110页
        二、民俗叙事的复杂特征第110-117页
    第二节 形象塑造与民俗文化第117-125页
        一、人物形象的民间色彩第117-121页
        二、人物性情的民间特征第121-125页
    第三节 文学整体精神气质与民俗文化第125-134页
        一、民俗成为独特的审美基因第125-128页
        二、民俗作为重要的精神载体第128-134页
第五章 东北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表征第134-202页
    第一节 民俗文化元素的整体表现特征第134-169页
        一、民俗文化的多文体书写第134-143页
        二、民俗文化的多民族书写第143-150页
        三、民俗文化的多语种书写第150-169页
    第二节 民俗文化元素的存在形态与功能第169-186页
        一、作为人物塑造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第170-176页
        二、作为环境描写辅助要素的民俗文化存在第176-184页
        三、其他类型的民俗文化存在第184-186页
    第三节 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学要素时的缺陷与不足第186-202页
        一、粗疏松散的文本进入方式第187-195页
        二、方言俗语的无节制使用第195-202页
结语第202-205页
参考文献第205-220页
附录:在华俄侨作家主要作品目录第220-225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225-226页
后记第226-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
下一篇:华盛顿·欧文的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