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华盛顿·欧文的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6-46页
    第一节 “美国精神”与华盛顿·欧文的创作第16-28页
        一、文学、文化与“国家精神”第16-17页
        二、“美国精神”及其源流第17-20页
        三、华盛顿·欧文的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作用第20-28页
    第二节 华盛顿·欧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28-39页
        一、印象式批评阶段:19世纪前半期的欧文研究第28-31页
        二、传记式批评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上半期的欧文研究第31-33页
        三、后现代多声部批评阶段:20 世纪中期以来的欧文研究第33-39页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39-46页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39-40页
        二、主要研究内容第40-43页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43-46页
第一章 美国文学体制的更新与“美国精神”的建构第46-78页
    第一节 文学体制与国家精神第46-48页
        一、“文学体制”的概念界定第46-47页
        二、文学体制与国家精神的内在联系第47-48页
    第二节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美国精神”的张扬第48-57页
        一、建国之初的美国文坛状况第49-50页
        二、欧文对历史题材作品至尊地位的挑战第50-52页
        三、欧文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领域的创新尝试第52-57页
    第三节 欧文式“想象游记”对“美国精神”的文学诠释第57-66页
        一、欧文创作“想象游记”的时代背景第58-59页
        二、从传统游记到欧文式“想象游记”第59-63页
        三、欧文式“想象游记”对传统游记的超越第63-66页
    第四节 职业化写作:建构“美国精神”的文学体制基础第66-78页
        一、美国早期文坛的反职业化传统第67-69页
        二、美国职业化文学发展的社会因素第69-71页
        三、欧文在文学职业化创作领域的开拓性实践第71-78页
第二章 美国文化身份的确立与“美国精神”的建构第78-116页
    第一节 亟待变革的文化殖民地身份第78-81页
        一、美国文化、文学领域对大英帝国的依赖第78-80页
        二、“文化的声音”与“美国精神”的宣示第80-81页
    第二节 印第安文化对建构“美国精神”的促进和丰富第81-89页
        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中的印第安因素第81-83页
        二、本土身份的强调与美国国家意识的巩固第83-86页
        三、印第安民族精神对建构“美国精神”的启示第86-89页
    第三节 荷兰文化和殖民历史的书写与“美国精神”的表达第89-101页
        一、荷兰文化对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型构作用第89-93页
        二、荷兰殖民历史的书写与美国文化身份的确认第93-96页
        三、“多元一体”的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第96-101页
    第四节 本土文化身份的展现与“美国精神”的彰示第101-116页
        一、从自发到自觉:欧文本土意识的发展演变第102-105页
        二、欧文作品中的本土意识与“美国精神”第105-109页
        三、美国本土文化身份和“美国精神”的寓言式呈现第109-116页
第三章 欧文的欧洲题材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第116-148页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国精神”危机第116-123页
        一、《独立宣言》与“美国精神”第116-119页
        二、经济发展对“美国精神”的冲击第119-121页
        三、《瑞普·凡·温克尔》:“美国精神”危机的隐喻第121-123页
    第二节 英国题材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镜鉴第123-135页
        一、英国文化寻根与美国本土意识第123-126页
        二、对英国精神和英国文化精髓的理解与吸纳第126-129页
        三、英国传统的没落对美国的警示第129-133页
        四、“塑造民族品格的唯一机会在于依靠我们自己”第133-135页
    第三节 西班牙题材创作对建构“美国精神”的助益第135-148页
        一、别具一格的西班牙民族品格和国家精神第136-139页
        二、“阿尔罕伯拉后裔”的生活艺术第139-143页
        三、“伟大的发现者”哥伦布:“美国精神”的写照第143-148页
第四章 欧文的西部题材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第148-184页
    第一节 西部荒野:美利坚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第148-156页
        一、自然荒野:建构“美国精神”的思想源泉第148-151页
        二、西部探险家的荒野开拓精神第151-154页
        三、走向法尔威斯特地区的“精神还乡”之旅第154-156页
    第二节“伊甸园”的堕落与“美国精神”的反思第156-167页
        一、“西进运动”:工业文明扩张的现实需要第157-160页
        二、《大草原之旅》与《印第安人迁移法》第160-163页
        三、“大熔炉”图景与遁入丛林中的印第安人第163-167页
    第三节 对自然荒野的再认识与“美国精神”的升华第167-184页
        一、“天人合一”向“主客二分”的演化第168-171页
        二、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自然观的局限性第171-174页
        三、欧文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人道主义情怀第174-178页
        四、在回归自然荒野中感悟真正的“美国精神”第178-184页
结论第184-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6页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96-198页
后记第198-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
下一篇:口岸经济在促进中蒙边贸合作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