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网络语言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含义和性质 | 第8-10页 |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 第8-9页 |
二、网络语言的性质 | 第9-10页 |
第二节 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生成方式 | 第10-12页 |
一、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 | 第10-11页 |
二、网络语言的生成方式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网络语言的特点 | 第12-13页 |
一、形象生动 | 第12页 |
二、幽默诙谐 | 第12-13页 |
三、简约明快 | 第13页 |
四、良莠不齐 | 第13页 |
第四节 网络语言的产生动因和规律 | 第13-16页 |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动因 | 第14-15页 |
二、网络语言的生成规律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网络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 第16-22页 |
第一节 调查内容、方法与目的 | 第16页 |
一、调查内容 | 第16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16页 |
三、调查目的 | 第16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 | 第16-18页 |
一、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情况 | 第16-17页 |
二、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 | 第17页 |
三、学生对传统汉语与网络语言之间关系的认知 | 第17页 |
四、学生对网络语言存在与发展的态度 | 第17-18页 |
五、老师、家长对于网络语言使用的态度 | 第18页 |
六、网络语言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 第18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18-22页 |
一、网络语言已经在学生中流行并受到欢迎,影响深刻而广泛 | 第18-19页 |
二、大部分学生清楚地知道要在合适的场合下使用网络语言 | 第19页 |
三、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前景较为乐观 | 第19-20页 |
四、学生普遍对网络语言的危害认识不够 | 第20页 |
五、网络语言对正常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语文教学应对网络语言的策略探讨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应重视网络语言的存在 | 第22-23页 |
一、网络语言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位置 | 第22页 |
二、对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点建议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是应对网络语言的主阵地 | 第23-25页 |
一、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正确态度 | 第23-24页 |
二、中学语文教师的应对措施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课外读写指导是应对网络语言的主战场 | 第25-27页 |
一、确立网络读写教学的观念 | 第26页 |
二、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 第26页 |
三、搜集并整理网络资源 | 第26页 |
四、组建虚拟的网络平台 | 第26-27页 |
五、明确提出评价的标准 | 第27页 |
第四节、家庭和社会对网络语言应负的责任 | 第27-29页 |
一、正确看待网络,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交流环境 | 第27-28页 |
二、合理管理网络用语,努力促进汉语规范化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