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事故致因理论 | 第11-13页 |
1.2.2 激励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2 人员安全行为研究概述 | 第18-24页 |
2.1 人员行为的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2.1.1 人员行为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人员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2 人员动机的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2.2.1 人员动机的定义 | 第19-20页 |
2.2.2 人员动机形成的分析 | 第20-21页 |
2.3 人员安全行为研究概述 | 第21-23页 |
2.3.1 人员安全行为的定义 | 第21-22页 |
2.3.2 人员安全行为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分析 | 第24-31页 |
3.1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行为分析 | 第24-25页 |
3.1.1 管理层人员 | 第24页 |
3.1.2 作业层人员 | 第24-25页 |
3.2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3.2.1 人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3.2.2 机械影响因素 | 第26页 |
3.2.3 环境影响因素 | 第26页 |
3.2.4 组织与管理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3.3 地铁工程施工事故致因分析 | 第27-30页 |
3.3.1 坍塌 | 第27-28页 |
3.3.2 机械伤害 | 第28-29页 |
3.3.3 物体打击 | 第29-30页 |
3.3.4 触电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理分析 | 第31-35页 |
4.1 安全行为激励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 第31-32页 |
4.1.1 安全行为激励的含义 | 第31页 |
4.1.2 安全行为激励的特点 | 第31-32页 |
4.1.3 激励在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作用 | 第32页 |
4.2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激励主客体分析 | 第32-33页 |
4.3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理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5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制建立 | 第35-41页 |
5.1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制建立 | 第35-38页 |
5.1.1 内部激励 | 第35-37页 |
5.1.2 外部激励 | 第37-38页 |
5.2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制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5.2.1 因子分析法 | 第38-39页 |
5.2.2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9-40页 |
5.2.3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6 案例分析 | 第41-68页 |
6.1 案例背景 | 第41页 |
6.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41-46页 |
6.2.1 问卷设计 | 第41-42页 |
6.2.2 问卷数据收集 | 第42-43页 |
6.2.3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43-45页 |
6.2.4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45-46页 |
6.3 因子分析 | 第46-51页 |
6.3.1 因子提取量 | 第46-47页 |
6.3.2 公因子提取 | 第47-49页 |
6.3.3 公因子命名 | 第49-51页 |
6.4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制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第51-62页 |
6.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1-53页 |
6.4.2 理论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53-55页 |
6.4.3 概念模型的识别 | 第55页 |
6.4.4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第55-59页 |
6.4.5 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 | 第59-61页 |
6.4.6 安全行为激励机制概念模型结果解释 | 第61-62页 |
6.5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激励机制方差分析 | 第62-67页 |
6.5.1 基于施工人员性别的各因素方差分析 | 第62-63页 |
6.5.2 基于施工人员婚否状况的各因素方差分析 | 第63页 |
6.5.3 基于施工人员年龄的各因素方差分析 | 第63-64页 |
6.5.4 基于施工人员文化程度的各因素方差分析 | 第64-65页 |
6.5.5 基于施工人员工作岗位的各因素方差分析 | 第65-66页 |
6.5.6 基于施工人员工作年限的各因素方差分析 | 第66-6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