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引言 | 第7-1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劳动合同违约金含义及法律属性 | 第12-16页 |
(一) 劳动合同违约金含义 | 第12-14页 |
1. 违约金概念和性质 | 第12-13页 |
2. 劳动合同违约金含义 | 第13-14页 |
(二)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法律属性 | 第14-16页 |
四、劳动合同违约金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 第16-26页 |
(一)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现状 | 第16-22页 |
1.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的相关规定 | 第16-20页 |
2.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 第20-22页 |
(二) 《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评析 | 第22-26页 |
1. 《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的进步之处 | 第22-24页 |
2. 《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4-26页 |
五、对完善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26-32页 |
(一) 扩大违约金的适用范围 | 第26-28页 |
1. 在适用对象上同等适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 第26页 |
2. 增加服务期的适用情形 | 第26-27页 |
3. 允许劳动合同当事人就保守商业秘密约定违约金 | 第27-28页 |
(二) 明确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的标准 | 第28-30页 |
(三) 强化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惩罚性质 | 第30页 |
(四) 限定服务期的期限 | 第30-31页 |
(五) 明确赋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违约金数额调整请求权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