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绪论 | 第12-17页 |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1.3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 1.3.1 三部教材的简介 | 第15页 |
| 1.3.2 选择以上三部教材的原因 | 第15-16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 1.4.2 对比分析法 | 第16-17页 |
| 2.三部教材课文的比较分析 | 第17-26页 |
| 2.1 课文的题材 | 第17-21页 |
| 2.1.1 题材概说 | 第17页 |
| 2.1.2 课文题材对比统计 | 第17-18页 |
| 2.1.3 课文题材对比分析 | 第18-21页 |
| 2.2 课文的体裁 | 第21-25页 |
| 2.2.1 课文体裁对比统计 | 第21-22页 |
| 2.2.2 课文体裁对比分析 | 第22-25页 |
| 2.3 其他方面的比较 | 第25-26页 |
| 3.三部教材生词的比较分析 | 第26-34页 |
| 3.1 生词的数量的比较 | 第26-29页 |
| 3.1.1 生词数量对比统计 | 第26-27页 |
| 3.1.2 生词数量对比分析 | 第27-29页 |
| 3.2 生词的等级比较 | 第29-32页 |
| 3.2.1 生词等级对比统计 | 第29-30页 |
| 3.2.2 生词等级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 3.3 生词注释形式的比较 | 第32-34页 |
| 4.三部教材语法点的比较分析 | 第34-43页 |
| 4.1 语法点的数量 | 第34-36页 |
| 4.1.1 语法点数量对比统计 | 第34-35页 |
| 4.1.2 语法点数量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 4.2 语法点的编排方式 | 第36-41页 |
| 4.2.1 编排顺序 | 第36-38页 |
| 4.2.2 切分情况 | 第38-40页 |
| 4.2.3 集中情况 | 第40-41页 |
| 4.3 语法点的讲解 | 第41-43页 |
| 5.三部教材练习的比较分析 | 第43-53页 |
| 5.1 练习的题量 | 第43-45页 |
| 5.1.1 练习题量对比统计 | 第43-44页 |
| 5.1.2 练习题量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 5.2 练习的题型 | 第45-53页 |
| 5.2.1 从练习的层次上比较 | 第46-50页 |
| 5.2.2 从练习的内容上比较 | 第50-53页 |
| 6.总体评价与编写建议 | 第53-59页 |
| 6.1 对三部教材的总体评价 | 第53-54页 |
| 6.2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54-59页 |
| 6.2.1 课文部分的编写建议 | 第54-55页 |
| 6.2.2 生词部分的编写建议 | 第55-56页 |
| 6.2.3 语法点部分的编写建议 | 第56页 |
| 6.2.4 练习部分的编写建议 | 第56-57页 |
| 6.2.5 其他方面的编写建议 | 第57-59页 |
| 7. 结语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