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社区发展与社区参与 | 第8-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2 国外社区发展与居民参与 | 第10-13页 |
1.3 中国当下社区建设的性质、目标与居民的社区参与 | 第13-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问题、资料来源 | 第17-22页 |
1.4.1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7-18页 |
1.4.2 基础性的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第2章 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 第22-39页 |
2.1 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几种解释 | 第22-24页 |
2.2 利益与认同:社区参与动力的双重视角 | 第24-27页 |
2.3 社区认同的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2.4 社区公共物品与社区治理 | 第32-39页 |
第3章 从社区认同看社区参与 | 第39-58页 |
3.1 样本分布 | 第39-42页 |
3.2 居民社区认同的个体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3页 |
3.2.1 居民社区认同的测量方法 | 第42-43页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3.2.3 居民社区认同的个体性影响因素总结与讨论 | 第50-52页 |
3.2.4 影响居民社区认同的社区性因素分析 | 第52-53页 |
3.3 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 | 第53-58页 |
3.3.1 社区认同对于社区参与的影响 | 第53-56页 |
3.3.2 社区认同对于社区参与不足的解释能力 | 第56-58页 |
第4章 制度供给与社区参与 | 第58-87页 |
4.1 从冷漠到参与:制度供给的效应 | 第58-67页 |
4.2 当前社区建设中的制度供给分析 | 第67-76页 |
4.2.1 居委会的行政化与社区参与 | 第68-72页 |
4.2.2 职能单一的业主委员会 | 第72-74页 |
4.2.3 角色模糊的物业管理公司 | 第74-75页 |
4.2.4 缺失的兴趣团体和志愿团体 | 第75-76页 |
4.3 从制度变迁看社区参与的制度供给 | 第76-83页 |
4.3.1 诱致性变迁与社区参与制度供给 | 第76-79页 |
4.3.2 强制性变迁与社区参与制度供给 | 第79-83页 |
4.4 制度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 第83-87页 |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 第87-98页 |
5.1 研究发现与结论 | 第87-91页 |
5.1.1 公共物品、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 | 第87-90页 |
5.1.2 制度供给与社区参与 | 第90-91页 |
5.2 讨论:国家权威与社区治理结构 | 第91-95页 |
5.3 本文贡献与不足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致 谢 | 第103页 |
声 明 | 第103-104页 |
附录 | 第104-110页 |
本人简历 | 第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