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飞行术论文--飞行、驾驶论文

通用教练机训练效能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通用航空发展现状第10-11页
        1.1.2 飞行培训的需求分析第11-13页
        1.1.3 飞行培训的行业现状第13页
    1.2 训练效能评估的必要性第13-15页
        1.2.1 训练效能的定义第14页
        1.2.2 训练效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模型介绍第16-28页
    2.1 效能评估的基础理论第16-19页
        2.1.1 效能评估的基本步骤第16-17页
        2.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17-19页
    2.2 通用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模型第19-22页
        2.3.1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20页
        2.3.2 需求及敏感矩阵的获得第20-21页
        2.3.3 指标相对于训练科目权重的确定第21页
        2.3.4 时间频度矩阵的计算第21-22页
    2.3 实例计算第22-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经典教练机训练效能模型算法研究第28-42页
    3.1 Masefield-Burdak效能模型分析第28-29页
        3.1.1 Masefield-Burdak效能模型第28页
        3.1.2 模型矩阵分析第28-29页
    3.2 计算评价指标规范化矩阵第29-32页
        3.2.1 常用的指标规范化方法第29-32页
        3.2.2 规范化方法有效性计算第32页
    3.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矩阵第32-34页
    3.4 实例计算第34-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基于DEA交叉效率的教练机训练效能算法研究第42-52页
    4.1 通用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建模理论分析第42页
    4.2 数据包络分析相关理论第42-47页
        4.2.1 参考集和生产可能集第43-44页
        4.2.2 DEA模型分析原理第44-45页
        4.2.3 DEA交叉效率模型第45-47页
    4.3 DEA交叉效率评估计算模型第47-48页
        4.3.1 交叉效率模型输入输出指标的建立第47-48页
        4.3.2 引入交叉效率建立教练机训练效能评估模型第48页
    4.4 实例分析第48-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糖蜜生物活性成分的连续分离和纯化
下一篇:硫硒对水稻根际微域镉与砷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