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缆传感器的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漏缆及定位技术理论基础 | 第20-38页 |
2.1 漏缆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1 漏缆基本物理结构及分类 | 第20-22页 |
2.1.2 漏缆性能指标 | 第22-23页 |
2.1.3 漏缆辐射机理 | 第23-24页 |
2.1.4 漏缆辐射模式 | 第24-27页 |
2.2 定位技术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2.2.1 雷达信号 | 第27-28页 |
2.2.2 雷达定位技术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3 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简介与性能指标 | 第32-34页 |
2.3.1 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简介 | 第32-33页 |
2.3.2 周界入侵探测系统性能指标 | 第33-34页 |
2.4 漏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2.4.1 定位漏缆传感器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2.4.2 系统基本组成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定位漏缆传感器设计 | 第38-50页 |
3.1 漏缆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38-44页 |
3.1.1 主流电磁仿真软件简介 | 第38页 |
3.1.2 漏缆参数设计及建模 | 第38-40页 |
3.1.3 漏缆仿真分析 | 第40-41页 |
3.1.4 选型漏缆仿真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41-44页 |
3.2 定位漏缆传感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44-49页 |
3.2.1 定位漏缆传感器设计 | 第44-45页 |
3.2.2 定位漏缆传感器性能仿真分析 | 第45-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漏缆传感器定位技术研究 | 第50-72页 |
4.1 漏缆传感器入侵系统设计 | 第50-54页 |
4.1.1 入侵体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4.1.2 探测信号与漏缆传感器匹配设计 | 第52-54页 |
4.2 漏缆传感器半正弦脉冲定位技术研究 | 第54-64页 |
4.2.1 半正弦脉冲探测信号选取及参数设计 | 第54-56页 |
4.2.2 入侵系统模型建立及接收信号初步分析 | 第56-64页 |
4.3 漏缆传感器LFM脉冲定位技术研究 | 第64-67页 |
4.4 漏缆传感器PN调相脉冲定位技术研究 | 第67-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漏缆传感器定位仿真分析 | 第72-88页 |
5.1 射频接收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 | 第72-77页 |
5.1.1 射频接收电路设计 | 第72-73页 |
5.1.2 射频端信号处理结果 | 第73-77页 |
5.2 入侵位置提取程序设计 | 第77-82页 |
5.2.1 程序设计思路 | 第77页 |
5.2.2 入侵位置提取程序 | 第77-82页 |
5.3 入侵位置提取结果分析 | 第82-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8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