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本课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本课题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9页 |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分析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 第13-18页 |
一、江阴市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 | 第13-15页 |
二、当地的学生和教师现状 | 第15-16页 |
三、当地的教材和教法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苏南农村文言文教学现状探因 | 第18-22页 |
一、文言文本身的原因 | 第18-19页 |
二、教师与学生的原因 | 第19-21页 |
三、考评机制的原因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 第23-36页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应以转变观念为起点 | 第23-28页 |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 第23-26页 |
二、学生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 第26-28页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应以强化师资为重点 | 第28-32页 |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 | 第28-31页 |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提升自我的途径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应以优化学习环境为保障 | 第32-35页 |
一、优化学习环境的必要性 | 第33页 |
二、优化学习环境的基本途径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苏南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 | 第36-49页 |
第一节 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 第36-42页 |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创造性使用 | 第36-39页 |
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性使用 | 第39-40页 |
三、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体搭建展示学生文言才能的平台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开展分层次的教学 | 第42-45页 |
一、学生的分层 | 第42-43页 |
二、教学的分层 | 第43页 |
三、练习的分层 | 第43-45页 |
第三节 注重文言文教学过程的衔接 | 第45-48页 |
一、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 第45-47页 |
二、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