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元素半导体论文

重掺杂直拉硅单晶的氧化诱生层错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3 研究结构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2.1 引言第12-13页
    2.2 直拉单晶硅的氧化诱生层错第13-24页
        2.2.1 氧化诱生层错的形核及长大第13-16页
        2.2.2 氧化诱生层错的生长与收缩动力学特性第16-21页
        2.2.3 氧化诱生层错的形貌与观察第21-22页
        2.2.4 氧化诱生层错的抑制与消除第22-24页
    2.3 直拉硅单晶的重掺杂第24-32页
        2.3.1 重掺杂直拉硅单晶的生长第24页
        2.3.2 重掺杂效应对点缺陷的影响第24-28页
        2.3.3 重掺杂效应对氧化诱生层错的影响第28-32页
第三章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第32-38页
    3.1 实验样品及其制备第32-33页
        3.1.1 实验样品第32页
        2.1.2 样品制备第32-33页
    3.2 实验方法第33-38页
        3.2.1 实验设备及方法第33-36页
        3.2.2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36-38页
第四章 重掺直拉硅片的氧化诱生层错(OSF)的行为第38-46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实验样品及方案第38-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五章 重掺锑和重掺磷直拉硅片的氧化诱生层错(OSF)的形成第46-56页
    5.1 引言第46页
    5.2 实验样品及方法第46-4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5.3.1 重掺锑和重掺磷直拉硅片的OSF密度的对比研究第47-52页
        5.3.2 形核中心对重掺锑和重掺磷直拉硅片的OSF长度的影响第52-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重掺n型直拉硅片的氧化诱生层错(OSF)的动力学研究第56-68页
    6.1 引言第56页
    6.2 实验和理论计算第56-5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6.3.1 掺杂剂对重掺锑和重掺磷直拉硅片的OSF生长的影响第58-60页
        6.3.2 掺杂剂(锑和磷)原子对硅中点缺陷复合的影响第60-63页
        6.3.3 重掺n型直拉硅片的OSF的收缩第63-66页
    6.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个人简历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购平台移动客户端服务质量研究--基于Kano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下一篇:破坏型领导、上下级关系和员工沉默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