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实物期权估值方法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文章的独特视角和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1.4.1 文章的独特性 | 第18-19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2 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第20-33页 |
2.1 企业及企业价值 | 第20-22页 |
2.1.1 企业性质 | 第20页 |
2.1.2 企业的价值 | 第20-22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传统方法 | 第22-26页 |
2.2.1 现金流量折现法 | 第22-24页 |
2.2.2 相对价值法 | 第24-26页 |
2.2.3 成本法 | 第26页 |
2.3 企业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 | 第26-33页 |
2.3.1 金融期权理论 | 第26页 |
2.3.2 金融期权定价模型 | 第26-30页 |
2.3.3 企业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 | 第30-33页 |
3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模型 | 第33-48页 |
3.1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模型 | 第33-35页 |
3.1.1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模型-DCF模型 | 第33页 |
3.1.2 DCF模型的适用条件 | 第33-35页 |
3.2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模型 | 第35-43页 |
3.2.1 不可逆投资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 第35-39页 |
3.2.2 潜在经济价值的计量 | 第39-43页 |
3.3 实物期权评估方法的实施程序 | 第43-47页 |
3.3.1 实物期权评估方法的实施步骤 | 第43-46页 |
3.3.2 实物期权评估方法的风险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模型的运用 | 第48-70页 |
4.1 互联网企业及实物期权特征 | 第48-51页 |
4.1.1 互联网企业分类及特征 | 第48-49页 |
4.1.2 互联网企业的实物期权特征 | 第49-50页 |
4.1.3 样本的选取 | 第50-51页 |
4.1.4 案例分析框架 | 第51页 |
4.2 传统方法下腾讯企业的价值评估 | 第51-60页 |
4.2.1 传统DCF法价值评估的实施步骤 | 第51-52页 |
4.2.2 自由现金流的预测 | 第52-57页 |
4.2.3 折现率的估计 | 第57-59页 |
4.2.4 腾讯企业价值评估 | 第59-60页 |
4.3 实物期权方法下腾讯企业的价值评估 | 第60-67页 |
4.3.1 腾讯企业的实物期权辨识 | 第60-61页 |
4.3.2 腾讯企业战略投资机会的实物期权 | 第61-63页 |
4.3.3 子、联营、合营公司的战略投资机会的实物期权 | 第63-64页 |
4.3.4 NBA视频直播项目的扩张期权 | 第64-65页 |
4.3.5 腾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实物期权 | 第65-67页 |
4.3.6 腾讯企业其他实物期权 | 第67页 |
4.4 政策建议 | 第67-70页 |
4.4.1 基于实物期权模型下企业价值评估结果 | 第67-68页 |
4.4.2 政策建议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