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全域旅游的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测评研究--以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1 全域旅游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第10页
            1.1.1.2 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是谋求全域旅游发展的根基第10页
            1.1.1.3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青海省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实证研究设计第14-16页
            1.3.2.1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第14-15页
            1.3.2.2 问卷设计及调研第15-16页
        1.3.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1 文献资料分析法第16页
            1.3.3.2 实地调查法第16页
            1.3.3.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16页
            1.3.3.4 均值法第16-17页
            1.3.3.5 灰色关联分析法第17页
        1.3.4 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7-18页
            1.3.4.1 研究重点第17页
            1.3.4.2 研究难点第17-18页
        1.3.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基本概念第19-20页
        2.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第19页
        2.1.2 社区居民第19页
        2.1.3 居民感知与态度第19页
        2.1.4 旅游开发影响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6页
        2.2.1 全域旅游第20-22页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22-24页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4-25页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26页
第三章 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实证研究第26-42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6-29页
        3.1.1 地理概况第26-27页
        3.1.2 地学成因概况第27页
        3.1.3 旅游开发概况第27-29页
    3.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第29-30页
        3.2.1 信度分析第29页
        3.2.2 效度分析第29-30页
    3.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第30-31页
        3.3.1 喇家居民人口属性分析第30-31页
        3.3.2 喇家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看法分析第31页
    3.4 喇家居民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分析第31-36页
        3.4.1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第31-34页
            3.4.1.1 建立喇家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评价指标集第31页
            3.4.1.2 建立喇家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评语集V以及模糊评价矩阵R第31-32页
            3.4.1.3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集W第32页
            3.4.1.4 确定最终模糊集第32-33页
            3.4.1.5 去模糊获得单一评价值P第33-34页
        3.4.2 均值分析第34页
        3.4.3 结果分析第34-36页
            3.4.3.1 喇家居民对经济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第35页
            3.4.3.2 喇家居民对环境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第35页
            3.4.3.3 喇家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第35-36页
    3.5 喇家居民不同人口属性感知与态度差异分析第36-39页
        3.5.1 确定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第36页
        3.5.2 计算灰色关联度第36-38页
        3.5.3 结果分析第38-39页
    3.6 参与阶段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对比分析第39-42页
        3.6.1 “经济”维度下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第39-40页
        3.6.2 “环境”维度下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第40-41页
        3.6.3 “社会文化”维度下居民旅游开发影响感知与态度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全域旅游的旅游开发影响调控模式研究第42-49页
    4.1 旅游开发存在问题第42-43页
        4.1.1 社区居民旅游参与程度低第42页
        4.1.2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尚待完善第42页
        4.1.3 社区居民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第42页
        4.1.4 社区居民对地方文化内涵认识不深入第42-43页
    4.2 基于全域旅游的旅游开发影响调控模式第43-49页
        4.2.1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的层次,规范参与行为第43-44页
        4.2.2 实施“旅游+”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能力第44-45页
        4.2.3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全民共享旅游空间第45页
        4.2.4 深入发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第45-47页
        4.2.5 加强主客宣传教育,营造主客和谐旅游氛围第47页
        4.2.6 提高社区居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页
    5.2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第49-51页
        5.2.1 研究创新第49-50页
        5.2.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附录Ⅰ 喇家遗址旅游开发影响调查问卷第59-61页
附录Ⅱ 典型旅游资源与工作照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物期权视角下的企业价值评估
下一篇: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团队过程和团队绩效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