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内部审计的理念和方法 | 第10-13页 |
1.2.2 内部审计的实证研究 | 第13-14页 |
1.2.3 高校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内部审计与高校内部审计的涵义 | 第20-21页 |
2.1.2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4-26页 |
3 高校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 第26-30页 |
3.1 促进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26页 |
3.2 评价、改善高校内部控制,降低运行风险 | 第26-27页 |
3.3 适应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财务状况日益复杂的需要 | 第27页 |
3.4 高校所处宏观环境及服务型组织目标的必然需求 | 第27页 |
3.5 对于内部审计自身价值的体现 | 第27-30页 |
4 D高校基建内部审计现状 | 第30-34页 |
4.1 D高校基建内部审计概况 | 第30-32页 |
4.1.1 内部审计机构、基建处人员及职能设置 | 第30-31页 |
4.1.2 基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 第31页 |
4.1.3 基建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 第31-32页 |
4.2 D高校基建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4.2.1 目标定位与审计理念问题 | 第32页 |
4.2.2 基建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 第32页 |
4.2.3 基建内部审计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4.2.4 内部审计模式落后,未能实现增值 | 第33-34页 |
5 以增值为目的的D高校基建审计项目优化设计 | 第34-48页 |
5.1 基建内部审计概述 | 第34页 |
5.2 D高校基建项目概况 | 第34-35页 |
5.3 基建项目增值型内部审计优化思路 | 第35-36页 |
5.4 基建项目增值型内部审计优化方案 | 第36-44页 |
5.4.1 审计前期,从顶层设计进行充分准备 | 第36页 |
5.4.2 投资立项审计 | 第36-38页 |
5.4.3 设计勘察审计 | 第38-39页 |
5.4.4 招投标审计 | 第39-41页 |
5.4.5 合同管理审计 | 第41-42页 |
5.4.6 工程管理审计 | 第42-43页 |
5.4.7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 | 第43-44页 |
5.5 D高校基建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其他建议 | 第44-48页 |
5.5.1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 第44-45页 |
5.5.2 加强基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 第45页 |
5.5.3 转变基建内部审计模式和审计手段 | 第45页 |
5.5.4 完善基建内部审计制度和程序 | 第45-48页 |
6 结论 | 第48-50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