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圣母颂”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基于“点—线—面—体”多维式教学法的视角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4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艺术歌曲“圣母颂”的资源性分析 | 第17-21页 |
| 2.1“圣母颂”溯源及历史发展脉络 | 第17-19页 |
| 2.2“圣母颂”的突出地位 | 第19-21页 |
| 2.2.1 在西方音乐史上突出地位 | 第19-20页 |
| 2.2.2 在声乐教学中的突出地位 | 第20-21页 |
| 第三章“点-线-面-体”多维式教学法的含义 | 第21-23页 |
| 3.1“点-线-面-体”多维式教学法的理论定义 | 第21页 |
| 3.2“点-线-面-体”多维式教学法的音乐内涵 | 第21-23页 |
| 第四章“圣母颂”声乐教学中的“点”型构建 | 第23-27页 |
| 4.1 卡契尼《圣母颂》中的“点”型构建 | 第23-24页 |
| 4.2 舒伯特《圣母颂》中的“点”型构建 | 第24-25页 |
| 4.3 古诺《圣母颂》中的“点”型构建 | 第25-27页 |
| 第五章“圣母颂”声乐教学中的“线”型构建 | 第27-32页 |
| 5.1 卡契尼《圣母颂》中的“线”型构建 | 第27-28页 |
| 5.2 舒伯特《圣母颂》中的“线”型构建 | 第28-30页 |
| 5.3 古诺《圣母颂》中的“线”型构建 | 第30-32页 |
| 第六章“圣母颂”声乐教学中的“面”型构建 | 第32-39页 |
| 6.1 卡契尼《圣母颂》中的“面”型构建 | 第32-34页 |
| 6.2 舒伯特《圣母颂》中的“面”型构建 | 第34-36页 |
| 6.3 古诺《圣母颂》中的“面”型构建 | 第36-39页 |
| 第七章“圣母颂”声乐教学中的“体”型构建 | 第39-47页 |
| 7.1 音乐特征方面 | 第39-42页 |
| 7.1.1 抒情性的旋律线条 | 第39-40页 |
| 7.1.2 意境性的钢琴伴奏 | 第40-41页 |
| 7.1.3 平稳性的节拍节奏 | 第41页 |
| 7.1.4 节制性的速度力度 | 第41-42页 |
| 7.2 演唱风格方面 | 第42-47页 |
| 7.2.1 恰当的音色选择 | 第42-43页 |
| 7.2.2 严格的音量控制 | 第43-44页 |
| 7.2.3 良好的气息运用 | 第44-45页 |
| 7.2.4 虔诚的情感表达 | 第45-47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展望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