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Photoshop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微课程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微课程的概念第8-9页
        1.2.2 国外微课程的发展及现状第9页
        1.2.3 国内微课程的发展及现状第9-10页
    1.3 微课程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0页
        1.3.2 现实意义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11-12页
第2章 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依据第12-20页
    2.1 微课程理论基础第12-13页
        2.1.1 认知负荷理论第12页
        2.1.2 建构主义理论第12-13页
        2.1.3 移动学习理论第13页
    2.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第13-18页
        2.2.1 教师对传统教学现状的看法第13-14页
        2.2.2 学生对传统教学效果的反馈第14-18页
    2.3 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第18-20页
第3章 微课程设计及制作方法第20-24页
    3.1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第20页
    3.2 微课程的内容要素第20-21页
    3.3 微课程的制作第21-24页
        3.3.1 制作工具第21-22页
        3.3.2 制作方法第22-23页
        3.3.3 制作技巧第23-24页
第4章 微课程在高中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第24-35页
    4.1 PHOTOSHOP教学中微课程设计内容的选取第24-25页
    4.2 PHOTOSHOP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实例第25-30页
        4.2.1 《油漆桶和渐变工具的学习》教学案例第25-28页
        4.2.2 《文字工具的学习》教学案例第28-30页
    4.3 微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施阶段第30-35页
        4.3.1 微课程课上实施第30-34页
        4.3.2 微课程课下实施第34-35页
第5章 微课程在高中Photoshop教学中应用效果分析第35-42页
    5.1 PHOTOSHOP微课程教学效果分析第35-39页
        5.1.1 微课程应用效果第35-37页
        5.1.2 微课程教学效果第37-38页
        5.1.3 微课程教学下的学生反馈第38-39页
    5.2 PHOTOSHOP传统教学和微课程教学的效果对比分析第39-42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一第45-47页
附录二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财务柔性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