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休眠调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1.1 引言 | 第9-11页 |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优化问题 | 第11-15页 |
| 1.2.1 硬件节能方面 | 第12页 |
| 1.2.2 软件节能方面 | 第12-15页 |
| 1.3 节点休眠调度相关技术研究 | 第15-19页 |
| 1.3.1 相关概念与评价指标 | 第15-16页 |
| 1.3.2 节点休眠调度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3 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网络覆盖控制与节点状态转换 | 第21-37页 |
| 2.1 覆盖控制相关知识 | 第21-27页 |
| 2.1.1 节点感知模型 | 第21-24页 |
| 2.1.2 网络覆盖类型 | 第24-26页 |
| 2.1.3 节点部署方式 | 第26-27页 |
| 2.2 相关模型与假设 | 第27-28页 |
| 2.2.1 节点感知覆盖模型 | 第27页 |
| 2.2.2 网络模型 | 第27-28页 |
| 2.3 节点状态转换机制 | 第28-30页 |
| 2.3.1 相关定义与问题描述 | 第28-29页 |
| 2.3.2 状态转换 | 第29-30页 |
| 2.4 期望覆盖保证机制 | 第30-35页 |
| 2.4.1 相关定义与问题描述 | 第30-31页 |
| 2.4.2 覆盖率分析 | 第31-3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节点休眠调度算法 | 第37-43页 |
| 3.1 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37-38页 |
| 3.1.1 网络模型与相关定义 | 第37-38页 |
| 3.1.2 问题描述 | 第38页 |
| 3.2 节点调度算法 | 第38-41页 |
| 3.2.1 算法流程 | 第38-40页 |
| 3.2.2 系统参数设计 | 第40-41页 |
| 3.3 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 3.3.1 控制开销 | 第41页 |
| 3.3.2 非均匀分布 | 第41页 |
| 3.3.3 鲁棒性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第43-52页 |
| 4.1 仿真设置 | 第43页 |
| 4.2 覆盖的有效性 | 第43-44页 |
| 4.3 节点部署密度和工作节点个数 | 第44-45页 |
| 4.4 网络覆盖率与网络生存时间 | 第45-46页 |
| 4.5 能量消耗 | 第46-47页 |
| 4.6 非均匀分布 | 第47-48页 |
| 4.7 节点失效 | 第48-49页 |
| 4.8 与LDAS算法比较 | 第49-50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5.1 论文总结 | 第52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