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福建省罗源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页
    三、文献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4-17页
第一章 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第17-25页
    第一节 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17-20页
        一、县域职业教育的内涵第17-19页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19-20页
        三、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20页
    第二节 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第20-21页
        一、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特征第20页
        二、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特征第20-21页
        三、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特征第21页
    第三节 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第21-22页
        一、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统一性第21-22页
        二、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第22页
    第四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第22-25页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第22-23页
        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形式第23-25页
第二章 罗源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分析第25-41页
    第一节 罗源县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及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第25-35页
        一、罗源县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第25-26页
        二、罗源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第26-35页
    第二节 罗源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分析第35-41页
        一、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第35-36页
        二、罗源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第36-37页
        三、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37-41页
第三章 罗源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41-51页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第41-43页
        一、以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为指导思想第41页
        二、基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第41-43页
    第二节 全日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43-47页
        一、罗源县公共实训基地介绍第43-44页
        二、依托县域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引企入校 学训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44-47页
    第三节 非全日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47-48页
    第四节 职业技能培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48-51页
第四章 推进县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于改革实践的几点思考第51-61页
    第一节 确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第51-52页
    第二节 建设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第52-53页
    第三节 完善县级职教中心与县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第53-55页
    第四节 构建符合职教育人规律的课程体系第55-57页
    第五节 推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第57-58页
    第六节 促进县域内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第58-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3页
附录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调查问卷第63-65页
附录2 访谈提纲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生未来取向、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下一篇:提问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