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2.1.1 问题 | 第12-14页 |
2.1.2 问题意识 | 第14-15页 |
2.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2.1 中外教育家的思想 | 第15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观 | 第15-16页 |
2.2.3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4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17页 |
2.2.5 学习动机理论 | 第17页 |
2.2.6 接受美学理论 | 第17-18页 |
2.2.7 后现代主义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0-24页 |
3.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3.1.1 社会发展的要求 | 第20页 |
3.1.2 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20-21页 |
3.1.3 新课标的要求 | 第21页 |
3.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第4章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表现及成因 | 第24-32页 |
4.1 不同学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表现 | 第24-25页 |
4.2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 | 第25-32页 |
4.2.1 传统观念影响 | 第25-28页 |
4.2.2 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4.2.3 教师方面原因 | 第30-32页 |
第5章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 第32-40页 |
5.1 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32-33页 |
5.2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和标准 | 第33-35页 |
5.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加强自我反思和评价 | 第35-36页 |
5.4 传授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使学生善问 | 第36-40页 |
5.4.1 技能训练 | 第36-37页 |
5.4.2 思维能力训练 | 第37-40页 |
第6章 优秀案例——程翔《锦瑟》教学实录及分析 | 第40-46页 |
6.1 教学实录 | 第40-44页 |
6.2 实录分析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