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发动机零部件论文--叶片论文

面向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测量的双向非均匀条纹生成算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缩略词注释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5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5页
   ·叶片三维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非均匀条纹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第17-19页
     ·纵向非均匀条纹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第18-19页
     ·横向非均匀条纹研究意义第1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原理第21-31页
   ·引言第21页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模型第21-24页
     ·相交轴投影测量系统数学模型第22页
     ·放宽约束条件的投影测量系统第22-24页
   ·相位提取技术第24-25页
     ·时域相位提取技术第24-25页
     ·空域相位提取技术第25页
   ·相位展开技术第25-28页
     ·空域相位展开方法第25-26页
     ·时域相位展开方法第26-28页
   ·相交轴投影测量系统标定技术第28-30页
     ·系统标定第28-29页
     ·相机标定第29页
     ·投影仪标定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纵向分段非均匀条纹生成原理研究第31-51页
   ·引言第31页
   ·纵向分段非均匀正弦条纹生成方法及应用第31-39页
     ·投影均匀光栅条纹误差分析第32-33页
     ·纵向正弦分段非均匀条纹生成原理第33-34页
     ·纵向正弦分段非均匀条纹在时域相位展开方法中的应用第34-35页
     ·平面仿真对比实验第35-37页
     ·拱桥仿真对比实验第37-38页
     ·叶片仿真对比实验第38页
     ·纵向正弦分段非均匀条纹仿真实验结论第38-39页
   ·纵向分段非均匀格雷码-梯形条纹生成算法第39-50页
     ·梯形条纹三步相移法第39-42页
     ·格雷码结合梯形条纹测量方法第42页
     ·纵向分段非均匀格雷码生成原理第42-46页
     ·纵向分段非均匀梯形条纹生成原理第46-48页
     ·纵向分段非均匀梯形条纹及格雷码仿真实验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横向分区非均匀条纹生成原理第51-61页
   ·引言第51页
   ·投影横向均匀正弦光栅条纹误差分析第51-53页
   ·横向分区非均匀光栅条纹生成方法第53-56页
   ·横向分区非均匀光栅条纹仿真实验第56-59页
     ·平面测量对比实验第56-57页
     ·球体测量对比实验第57-58页
     ·仿真实验结论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基于非均匀条纹投影的叶片点云数据采集实验第61-69页
   ·引言第61页
   ·点云数据采集系统第61-63页
     ·投影部分第61-62页
     ·图像采集部分第62页
     ·系统标定部分第62页
     ·整体实验平台第62-63页
   ·叶片点云数据采集实验第63-67页
     ·系统标定第63-64页
     ·摄像机标定第64-65页
     ·投影均匀条纹测量实验第65页
     ·投影纵向分段非均匀正弦条纹测量实验第65-66页
     ·投影正弦条纹测量实验结论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全文总结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普顿光源精密调节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动力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