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口独立控制的双伺服阀控缸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负载口独立控制伺服阀控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第17-31页 |
·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系统数学模型 | 第18-24页 |
·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模式 | 第24-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控制特性 | 第31-47页 |
·流量控制特性分析 | 第32-36页 |
·流量的计算 | 第33页 |
·稳态精度与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33-35页 |
·流量—位移特性非线性的主要原因 | 第35-36页 |
·压力控制特性分析 | 第36-41页 |
·非线性补偿原理与动态特性 | 第36-40页 |
·稳态控制精度 | 第40-41页 |
·执行器运动参数的观测 | 第41-46页 |
·系统参数的在线估计 | 第41-43页 |
·速度观测器设计 | 第43-44页 |
·状态反馈增益阵 | 第44-45页 |
·状态切换的最优控制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与系统仿真分析 | 第47-66页 |
·基于静态工作点修正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 第47-54页 |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 | 第48-51页 |
·对流量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 第51-53页 |
·对压力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 第53-54页 |
·静态工作点对控制器的修正 | 第54页 |
·控制系统仿真 | 第54-65页 |
·AMESim 与 Matlab 简介 | 第54-55页 |
·联合仿真实现步骤 | 第55-58页 |
·仿真模型搭建及模型参数 | 第58-60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系统实验与分析 | 第66-73页 |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66-69页 |
·系统元件的参数 | 第67页 |
·系统驱动电路 | 第67-68页 |
·实验系统的调试过程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