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评价与选择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第19-32页
   ·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第19-26页
     ·自主学习的定义第19页
     ·自主学习的特征第19-20页
     ·自主学习的条件第20-21页
     ·实施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网络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第26-28页
     ·网络自主学习概念界定第26页
     ·网络自主学习的特征第26-27页
     ·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教育信息化相关理论第28-31页
     ·教育信息化概念界定第28-29页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第29-30页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类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32-45页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类型第32-36页
     ·基于Wiki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第32-33页
     ·基于Blog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第33-34页
     ·基于Web3.0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第34-36页
     ·基于Wiki、Blog、Web3.0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比较第36页
   ·基于Wiki、Blog、Web3.0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现状第36-41页
     ·Wiki应用现状研究第36-37页
     ·Blog应用现状研究第37-39页
     ·Web3.0应用现状研究第39-41页
   ·现存问题分析第41-44页
     ·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第41-42页
     ·缺乏教学互动性第42-43页
     ·学习者缺乏自律性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5-52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要求第45-46页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第46-48页
   ·G1法权重的确定第48-50页
   ·熵值法权重的确定第50页
   ·对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序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证分析研究——以Wiki、Blog、Web3.0为例第52-60页
   ·评价对象和数据来源第52-53页
     ·评价对象选择第52页
     ·评价对象数据来源第52-53页
   ·指标赋权第53-57页
     ·G1法对指标主观赋权第53-56页
     ·熵值法方法对评价指标赋权第56页
     ·指标组合赋权第56-57页
   ·基于Wiki、Blog、Web3.0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评价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选择及完善建议第60-63页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选择第60-61页
   ·基于Wiki、Blog、Web3.0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完善建议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基础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下一篇:国家与邻里空间双重制约下的居委会及其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