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侧斜螺旋桨的设计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船舶螺旋桨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13页 | 
| ·大侧斜螺旋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 第13-1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2章 计入纵倾与侧斜的螺旋桨升力线理论 | 第17-37页 | 
| ·前言 | 第17页 | 
| ·螺旋桨的升力线模型 | 第17-18页 | 
| ·涡系在计入纵倾与侧斜的升力线上的诱导速度计算 | 第18-23页 | 
| ·附着涡线与自由涡线的数学表达 | 第18-19页 | 
| ·诱导速度的积分公式 | 第19-22页 | 
| ·诱导速度的数值计算 | 第22-23页 | 
| ·螺旋桨推力与转矩的计算公式 | 第23页 | 
| ·升力线理论在螺旋桨逆问题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 ·最佳环量分布问题 | 第24-26页 | 
| ·任意环量分布问题 | 第26-27页 | 
| ·计入纵倾与侧斜的螺旋桨最佳环量分布的计算 | 第27-36页 | 
| ·数值计算方法的介绍 | 第27-29页 | 
| ·纵倾的影响 | 第29-32页 | 
| ·侧斜的影响 | 第32-35页 | 
| ·角度步长对螺旋桨最佳环量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基于升力面方法的螺旋桨设计 | 第37-55页 | 
| ·螺旋桨升力面模型 | 第37-38页 | 
| ·螺旋桨表面及拱弧面的几何定义 | 第38-41页 | 
| ·螺旋桨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41-44页 | 
| ·模型的离散化 | 第44-47页 | 
| ·叶片区的离散 | 第44-46页 | 
| ·尾流区的离散 | 第46-47页 | 
| ·叶片拱弧面形状的确定 | 第47-50页 | 
| ·螺旋桨的水动力计算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大侧斜螺旋桨的设计方法研究 | 第55-79页 | 
| ·前言 | 第55页 | 
| ·大侧斜螺旋桨设计流程 | 第55-57页 | 
| ·伴流场的谐调分析 | 第57-63页 | 
| ·桨叶数的确定 | 第58-62页 | 
| ·侧斜分布的初始选择 | 第62-63页 | 
| ·升力线初始设计 | 第63-73页 | 
| ·螺旋桨桨叶剖面设计 | 第64-68页 | 
| ·输入参数研究 | 第68-73页 | 
| ·大侧斜螺旋桨的强度估算 | 第73-77页 | 
| ·推力及旋转阻力所产生的弯矩 | 第73-74页 | 
| ·离心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 | 第74页 | 
| ·弯矩的合成与应力的计算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5章 大侧斜螺旋桨侧斜分布的优化设计 | 第79-91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概述 | 第79-81页 | 
| ·基本原理 | 第79-80页 | 
| ·算法流程 | 第80-81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大侧斜螺旋桨侧斜优化中的应用 | 第81-84页 | 
| ·侧斜分布的表达方法 | 第81-82页 | 
| ·PSO侧斜优化过程 | 第82-84页 | 
| ·PSO侧斜优化算例 | 第84-88页 | 
| ·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第6章 螺旋桨设计算例及比较 | 第91-103页 | 
| ·常规螺旋桨的设计 | 第91-96页 | 
| ·螺旋桨设计条件 | 第91页 | 
| ·螺旋桨设计结果 | 第91-94页 | 
| ·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比较 | 第94-96页 | 
| ·大侧斜螺旋桨的设计 | 第96-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结论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