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1 绪论第15-29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5-17页
     ·选题的背景第15-16页
     ·选题的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7-25页
     ·国内外越轨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第17-20页
     ·国内外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综述第20-24页
     ·问题与启示第24-25页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5-29页
     ·研究思路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29页
2 大学生犯罪问题与越轨社会学视域的选取第29-57页
   ·越轨与大学生犯罪问题概述第29-51页
     ·越轨的界定与类型第29-37页
     ·大学生犯罪的界定与特征第37-39页
     ·大学生犯罪的历史与现状第39-50页
     ·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危害第50-51页
   ·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的越轨社会学视域第51-55页
     ·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的可能视域第51-54页
     ·越轨社会学研究视域的优势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3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成因理论分析第57-81页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成因相关理论第57-70页
     ·一般压力理论及其适用性第57-63页
     ·社会支持理论及其适用性第63-67页
     ·社会控制理论及其适用性第67-70页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成因的压力整合理论模型第70-79页
     ·理论基础第70-73页
     ·理论假设第73-75页
     ·理论框架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4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的实证分析第81-123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81-84页
     ·研究目标第81-82页
     ·研究原则第82-83页
     ·研究内容第83-84页
   ·案例分析第84-88页
     ·调查访谈第84-86页
     ·典型案例第86-88页
   ·调查问卷第88-108页
     ·调查分析准备第88-91页
     ·大学生压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第91-108页
   ·结果与讨论第108-121页
     ·调查访谈结果分析第108-111页
     ·典型案例成因剖析第111-114页
     ·调查问卷结果比较第114-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5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防治第123-143页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防治的基本原则第123-126页
     ·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性原则第123-124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针对性原则第124页
     ·重视防治政策的长效性原则第124-126页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防治体系的建构第126-134页
     ·制度层面第127-128页
     ·文化层面第128-130页
     ·教育层面第130-132页
     ·社会层面第132-134页
   ·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问题防治的对策第134-140页
     ·压力应对方式的改善第134-138页
     ·社会支持状况的优化第138-139页
     ·社会控制程度的提升第139-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43-147页
   ·结论第143页
   ·创新点摘要第143-145页
   ·展望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2页
附录A 大学生压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第152-159页
附录B 大学生调查访谈实录第159-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作者简介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下一篇:普适学习系统中的情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