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交通活动的表达及其运筹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交通活动的组成要件及合法性表达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和语料 | 第11-13页 |
| §2 交通乘用活动的表达及其运筹 | 第13-25页 |
| ·交通乘用活动的表达 | 第13-14页 |
| ·意义运筹 | 第14-20页 |
| ·以体姿活动表达 | 第14-17页 |
| ·以接触关系表达 | 第17-18页 |
| ·以上下位移活动表达 | 第18-20页 |
| ·以交通运输活动蕴含表达 | 第20页 |
| ·形式运筹 | 第20-23页 |
| ·以动词表达的语言 | 第20-22页 |
| ·范畴化手段及其与标记化手段的轮替 | 第20-21页 |
| ·体姿动词、上下位移动词的竞争 | 第21-22页 |
| ·以格标记表达的语言 | 第22-23页 |
| ·结语 | 第23-25页 |
| §3 交通驾驭活动的表达及其运筹 | 第25-39页 |
| ·交通驾驭活动的表达 | 第25页 |
| ·意义运筹 | 第25-31页 |
| ·以肢体及物性活动表达 | 第26-29页 |
| ·以发动/安置活动表达 | 第29-30页 |
| ·以相关致使义活动表达 | 第30页 |
| ·以接触关系表达 | 第30-31页 |
| ·以交通乘用活动蕴含表达 | 第31页 |
| ·形式运筹 | 第31-37页 |
| ·驾驭动词的语义选择限制 | 第31-36页 |
| ·驾驭动词语义选择限制的历时考察 | 第36-37页 |
| ·“驾”与交通工具搭配的历时变化 | 第36页 |
| ·“开”与交通工具搭配的历时变化 | 第36-37页 |
| ·结语 | 第37-39页 |
| §4 交通运行活动的表达及其运筹 | 第39-51页 |
| ·交通运行活动的表达 | 第39-40页 |
| ·意义运筹 | 第40-46页 |
| ·以水平位移活动表达 | 第40-44页 |
| ·以无向位移活动表达 | 第40-42页 |
| ·以有向位移活动表达 | 第42-44页 |
| ·以起迄/经由活动表达 | 第44-45页 |
| ·以发动活动表达 | 第45页 |
| ·以驾驭活动蕴含表达 | 第45-46页 |
| ·形式运筹 | 第46-48页 |
| ·以运行动词为主表达 | 第46-47页 |
| ·以趋向动词为主表达 | 第47-48页 |
| ·以副词表达 | 第48页 |
| ·结语 | 第48-51页 |
| §5 交通运输活动的表达及其运筹 | 第51-57页 |
| ·交通运输活动的表达 | 第51-52页 |
| ·意义运筹 | 第52-55页 |
| ·以致使和运行的混合义表达 | 第52页 |
| ·以起迄/经由活动表达 | 第52-54页 |
| ·以肢体及物性活动表达 | 第54-55页 |
| ·形式运筹 | 第55-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6 四类交通活动的关系 | 第57-65页 |
| ·理据关系 | 第57-60页 |
| ·四类活动理据类型相似度分析 | 第57-60页 |
| ·理据异同关系的原因分析 | 第60页 |
| ·叠置表达 | 第60-62页 |
| ·结语 | 第62-65页 |
| §7 结论 | 第65-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