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管理类课程中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因素分析

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研究流程第14-15页
   ·论文结构第15-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回顾第18-42页
   ·信息化教学的现状第18-24页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历程第19-21页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第21页
     ·信息技术对教学关系的影响第21-23页
     ·对信息化教学的效能评估第23-24页
   ·学习理论第24-29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24-25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25-26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6-27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7-29页
   ·学习动机理论第29-34页
     ·学习动机概述第29-30页
     ·自我效能感第30-31页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第31-34页
   ·信息系统评价理论第34-39页
     ·理性行为理论TRA第35页
     ·计划行为理论TPB第35-37页
     ·技术接受模型TAM第37页
     ·D&M模型第37-39页
   ·提出研究方向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管理类课程中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因素分析第42-52页
   ·高校管理类课程中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理论模型第42-43页
   ·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因素分析第43-51页
     ·行为意向第43-44页
     ·使用态度的影响作用第44页
     ·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作用第44-45页
     ·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作用第45-46页
     ·相容性的影响作用第46-47页
     ·主观规范的影响作用第47-48页
     ·感知的行为控制的影响作用第48-49页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第49-50页
     ·便利条件的影响作用第50页
     ·信息满意与系统满意的影响作用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量表设计与实证方案设计第52-70页
   ·访谈方案第52-57页
     ·访谈准备第52-53页
     ·制定访谈计划第53-54页
     ·访谈实施第54页
     ·访谈覆盖的范围第54-57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57-61页
     ·课程分类第57-59页
     ·信息技术分类第59-61页
   ·量表设计第61-68页
   ·问卷方案的设计第68-69页
     ·调研对象及范围第68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68页
     ·样本概况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管理类课程中信息技术使用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70-92页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概述第70-74页
     ·结构方程的表示及组成第70-72页
     ·结构方程的优缺点第72-73页
     ·模型评价与修正第73-74页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74-80页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75-76页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76-80页
   ·结构方程建模第80-86页
     ·模型的构建第80-82页
     ·模型拟合检验第82页
     ·模型的效度分析第82-84页
     ·路径分析第84-85页
     ·模型的修正第85-86页
   ·结论解释及建议第86-89页
     ·结论解释第86-88页
     ·教学改进建议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2页
第6章 总结及展望第92-94页
   ·总结第92-93页
   ·研究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附录Ⅰ 高校教与学中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财务问卷1A)第100-104页
附录Ⅱ 5.3节结构方程建模的模型代码第104-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