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模式 | 第12-13页 |
·模式认知能力 | 第13-15页 |
·模式教育 | 第15-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9页 |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19-20页 |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0-21页 |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模式 | 第21页 |
·模式认知能力 | 第21-22页 |
·模式教育 | 第22-23页 |
第2章 幼儿园大班模式教育现状分析 | 第23-45页 |
·教师对模式内涵与价值的理解 | 第23-30页 |
·教师对模式概念的定义具有不一致性 | 第23页 |
·教师对模式特征的解释具有局限性 | 第23-25页 |
·教师对模式类型的了解不够充分 | 第25-26页 |
·教师对模式价值的认识拘于表面化 | 第26-30页 |
·教师所提供模式操作材料的适宜性 | 第30-34页 |
·材料的数量少、类型单一 | 第30-31页 |
·材料的任务设计无意义 | 第31-32页 |
·材料的投放缺乏层次性 | 第32-33页 |
·材料的呈现形式过于复杂 | 第33-34页 |
·材料的操作时间少、时机未抓准 | 第34页 |
·教师在模式教育中的指导 | 第34-39页 |
·教师对模式“情境化”指导方式认识不足 | 第34-35页 |
·教师提供的示范不能给幼儿提供有效信息 | 第35-36页 |
·教师的指导语言缺乏探索性、开放性 | 第36-37页 |
·教师的指导策略缺乏深入的思考 | 第37-39页 |
·教师对幼儿模式认知水平的把握 | 第39-41页 |
·教师对幼儿模式认知特点缺乏准确的认识 | 第39页 |
·教师对幼儿现有模式认知水平缺乏必要的了解 | 第39-40页 |
·教师对幼儿模式认识水平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 第40-41页 |
·教师对集体教学以外的模式教育的开展 | 第41-45页 |
·以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为主 | 第41页 |
·幼儿园生活中的引导较少 | 第41-42页 |
·个别教师认为可在环境创设中渗透 | 第42页 |
·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意识不强 | 第42-45页 |
第3章 幼儿园大班模式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45-53页 |
·模式在我国学前数学教育中的地位不突出 | 第45-46页 |
·我国对学前数学教育课程中的模式内容重视程度滞后 | 第45页 |
·模式在我国学前数学教育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 | 第45-46页 |
·我国在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丰富 | 第46页 |
·幼儿园对模式教育内容的忽视 | 第46-49页 |
·幼儿园教材中缺乏模式教育内容 | 第46-47页 |
·幼儿园教研中缺乏对的模式教学的研究 | 第47-48页 |
·幼儿教师缺乏对模式教学的培训 | 第48-49页 |
·教师对幼儿缺乏了解 | 第49-51页 |
·教师对幼儿缺乏关注 | 第49-50页 |
·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方式认识不清 | 第50-51页 |
·幼儿园及教师课程整合的观念不强 | 第51-53页 |
·课程整合的范式拘泥于单元主题课程 | 第51页 |
·课程内容与幼儿一日生活整合的意识不强 | 第51-52页 |
·课程内容与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资源及环境整合的意识不强 | 第52-53页 |
第4章 建议与不足 | 第53-58页 |
·建议 | 第53-56页 |
·增强幼儿园对模式内容的重视程度,凸显模式的价值 | 第53页 |
·提供适宜的模式材料,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 | 第53-54页 |
·深化教师对模式内涵的认识,准确把握指导的关键点 | 第54页 |
·提高教师关注幼儿的意识,准确把握幼儿模式认知水平 | 第54-55页 |
·拓宽模式教育的途径,丰富幼儿的模式经验 | 第55-56页 |
·不足 | 第56-58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56-57页 |
·结果的分析 | 第57页 |
·结果的推广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