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国内学者对“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订单式”培养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 “订单式”培养概述 | 第16-21页 |
|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 ·“订单式”培养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 ·“订单式”培养的改革意义 | 第20-21页 |
| 3 中职“订单式”培养的教学现状调查 | 第21-34页 |
|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21页 |
| ·问卷的构成及统计 | 第21-31页 |
| ·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1-29页 |
| ·教师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 ·访谈 | 第31-34页 |
| ·学校教务人员及教师对于“订单式”培养的分析 | 第31-32页 |
| ·学生对“订单式”培养的分析 | 第32页 |
| ·企业对“订单式”培养的分析 | 第32-34页 |
| 4 中职“订单式”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4-39页 |
| ·“订单式”培养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页 |
| ·“订单式”培养合作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35页 |
| ·“订单式”培养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5-39页 |
|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 第35-36页 |
| ·教学方法陈旧 | 第36页 |
| ·教材重理论轻实践 | 第36-37页 |
| ·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 | 第37-38页 |
| ·实训基地效能差 | 第38-39页 |
| 5 中职“订单式”培养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 第39-45页 |
| ·三方联动,强调政府导向作用 | 第39-40页 |
| ·主动合作,展现企业实力 | 第40页 |
| ·提升实力,加快学校改革步伐 | 第40-45页 |
| ·以订单为目标,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 第40-41页 |
| ·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 第41页 |
| ·以培养和聘用相结合,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 | 第42-43页 |
|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改革学生评价的方式 | 第43页 |
| ·以改进订单培养为前提,做好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附录 | 第50-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