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五)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四) 研究过程 | 第20-21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32页 |
(一)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第21-22页 |
(二) 初中智力超常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三) 初中智力超常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性别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四) 初中智力超常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年级特点分析 | 第26-32页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32-35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32页 |
(二) 教育建议 | 第32-35页 |
五、讨论 | 第35-38页 |
(一) 初中智力超常学生社会适应性良好与超常儿童成长平庸的探析 | 第35-36页 |
(二)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 | 第36页 |
(三) 初中智力超常学生社会适应性呈匀速发展趋势 | 第36-38页 |
六、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A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 第42-46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学生)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