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4-15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相关理论第17-27页
   ·创新相关理论第17页
   ·创新相关概念第17-25页
     ·创新的涵义第17-18页
     ·创新思维的涵义第18-19页
     ·创新意识的涵义第19-21页
     ·创新能力的涵义第21-22页
     ·创新心理的涵义第22-24页
     ·创新教育的涵义第24-25页
   ·培养模式相关概念第25-26页
     ·模式的涵义第25-26页
     ·培养模式的涵义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2页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第27-28页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第28-30页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国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启示第32-40页
   ·美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第32-35页
     ·创新能力教育定位准确第32-33页
     ·健全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第33-34页
     ·教学方式新颖独特第34-35页
     ·与经济环境接轨的创新能力教育网络第35页
   ·英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第35-38页
     ·源远流长的创新教育思想第35-36页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结构第36-37页
     ·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教学方式第37页
     ·有效实施创新能力评价第37-38页
   ·美、英两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我国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第40-53页
   ·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50页
     ·相关分析第40-41页
     ·回归分析第41-42页
     ·评价指标简介第42-44页
     ·变量的设定和数据获得第44-45页
     ·区域创新能力、高校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与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关系第45-50页
     ·多元回归分析结论第50页
   ·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6章 完善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第53-61页
   ·适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第53-54页
   ·修正教学模式,推行探究性教学第54-55页
   ·营造创新环境,深入个性化教学第55-56页
   ·重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第56-57页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第57页
   ·加强校际合作,扩大国际交流第57-58页
   ·探索适合高校和经管类专业的培养模式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研究
下一篇:基于综合DEA评价模型的我国“985”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