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第11-17页
     ·离职倾向研究现状第17-19页
     ·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9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9-20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2-30页
   ·有关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论第22-25页
     ·心理契约的概念第22-23页
     ·心理契约的特点第23页
     ·心理契约违背的概念及形成模型第23-25页
   ·有关离职倾向研究的基本观点第25-27页
     ·离职倾向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第25-26页
     ·离职倾向的形成过程第26-27页
   ·高校建立心理契约的必要性第27-29页
     ·高校教师群体的特殊性第27-28页
     ·建立心理契约对控制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的积极作用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研究方案设计第30-40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0-31页
   ·研究假设和方法第31-32页
     ·研究假设第31-32页
     ·研究方法第32页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项目调整第32-37页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的设计第32-33页
     ·小样本测试及项目调整第33-37页
   ·问卷调查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实证分析第40-51页
   ·个体因素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第40-43页
   ·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调查问卷数据的相关分析第43-44页
   ·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调查问卷数据的回归分析第44-47页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第47-50页
     ·高校教师个体因素对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影响第47-48页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各个维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控制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的对策建议第51-56页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第51-52页
   ·加强教师的培训第52-53页
   ·加强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第53-54页
   ·建立心理契约档案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 A第64-66页
附录 B第66-68页
附录 C第68-71页
附录 D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