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以无锡地区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 第11-13页 |
·工作满意度的涵义 | 第11页 |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定义界定 | 第11-12页 |
·工作满意度的测评方法 | 第12页 |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具 | 第12-13页 |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国外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变量研究 | 第15-16页 |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的关系 | 第15页 |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离职的关系 | 第15页 |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15-16页 |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16页 |
·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第16页 |
·已有研究的局限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视点 | 第17页 |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双因素理论 | 第18-19页 |
·期望理论 | 第19-20页 |
·公平理论 | 第20页 |
·内外控人格特质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21-43页 |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的预试与修订 | 第21-27页 |
·项目分析 | 第21-23页 |
·效度检验 | 第23-26页 |
·信度检验 | 第26-27页 |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正式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影响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个人背景差异分析 | 第31-43页 |
·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1-33页 |
·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 第33-34页 |
·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 第34-35页 |
·婚姻上的差异分析 | 第35-37页 |
·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第38-40页 |
·是否担任行政工作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不同的院校办学层次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个案研究 | 第43-49页 |
·访谈设计 | 第43页 |
·访谈内容 | 第43-47页 |
·对高职青年教师的访谈 | 第43-46页 |
·对高职学校领导管理层的访谈 | 第46-47页 |
·对学生的访谈 | 第47页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提升高职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 第49-61页 |
·来自外界因素的改善 | 第49-54页 |
·优化青年教师薪酬福利制度 | 第49-51页 |
·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自我实现 | 第51-52页 |
·完善领导与管理制度 | 第52-53页 |
·改革高职青年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 第53-54页 |
·提供青年教师心理援助服务 | 第54页 |
·来自内在因素的转换 | 第54-61页 |
·视角因素 | 第54-55页 |
·心态因素 | 第55-56页 |
·生命信念因素 | 第56-57页 |
·兴趣与天赋因素 | 第57-58页 |
·心理资本因素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创新点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访谈提纲 | 第67页 |
·原始问卷 | 第67-69页 |
·修订后的正式问卷 | 第69-71页 |
·在攻读教育学原理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