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呼唤理解性教学 | 第7-8页 |
·理解性教学思潮的涌现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理解性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过程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探索 | 第17-27页 |
·理解的内涵 | 第17-18页 |
·理解的多维透视 | 第17-18页 |
·理解的层级 | 第18页 |
·信息技术理解的理论框架 | 第18-22页 |
·信息技术理解的界定 | 第18-20页 |
·促进理解的信息技术教学法 | 第20-21页 |
·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信息技术理解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22-27页 |
·建构着重理解的核心教学内容 | 第22-23页 |
·优化促进理解的教学活动过程 | 第23-25页 |
·多元化评价理解性学习的效果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验的设计 | 第27-33页 |
·实验框架 | 第27-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实验对象 | 第28页 |
·实验假设 | 第28-29页 |
·实验内容与安排 | 第29-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33页 |
·调查问卷 | 第30页 |
·知识与技能测试题 | 第30-31页 |
·教案模板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实验的实施 | 第33-43页 |
·实验教学设计与过程 | 第33-39页 |
·确定理解性目标 | 第33-34页 |
·创设问题情境 | 第34-36页 |
·制定理解的标准 | 第36-37页 |
·组织教学活动 | 第37-38页 |
·评价教学效果 | 第38-39页 |
·实验个案研究 | 第39-41页 |
·实验教学体会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3-53页 |
·态度量表的差异性分析 | 第43-45页 |
·整体表现情形 | 第43-44页 |
·分项表现情形 | 第44-45页 |
·知识与技能差异性分析 | 第45-50页 |
·整体表现情形 | 第45-47页 |
·分项表现情形 | 第47-50页 |
·教师访谈 | 第50-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思考与建议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EXCEL 单元过程技能与思考智能测验 | 第62-64页 |
附录:评量学生理解(教学目标)的标准 | 第64-65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附录:EXCEL 单元过程技能与思考能力测试评分标准 | 第66-68页 |
附录:教学设计案例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