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打+NP”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致谢第6-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选题缘由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目标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步骤第12-15页
2. 打+以人为施受对象的意义名词第15-33页
   ·打+人第15-19页
     ·打人(手足并用打)第16页
     ·打人(动手打)第16-17页
     ·打人(工具打)第17页
     ·打+……+人第17-19页
   ·打+人身体部位第19-25页
     ·打+具体部位第19-25页
     ·小结第25页
   ·打+家庭社会成员名词第25-31页
     ·打+家庭成员名词第25-28页
     ·打+社会成员称谓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打+以人为施事其它生命受事对象的意义名词第33-40页
   ·打+动物第34-39页
     ·打+水族动物第34-35页
     ·打+陆上动物第35-37页
     ·打+飞禽第37-39页
     ·打+昆虫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打+具体非生命第40-80页
   ·打+动作对象第41-55页
     ·打+移动对象第41-45页
     ·打+受事对象第45-50页
     ·打+与事对象第50-52页
     ·打+直接对象第52-55页
   ·打+动作结果第55-70页
   ·打+动作工具第70-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5. 打+抽象 NP第80-95页
   ·心理动作“打+NP”第80-81页
   ·手部动作意义“打+NP”第81-82页
   ·手外身内动作意义“打+NP”第82-84页
   ·嘴上动作意义“打+NP”第84-88页
   ·体外动作意义“打+NP”第88-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 不可控的打+NP第95-105页
   ·有意识不可控“打+NP”第95-97页
   ·无意识不可控“打+NP”第97-98页
   ·自然现象“打+NP”第98-99页
   ·动物发出“打+NP”第99-101页
   ·物体发出“打+NP”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7 结论第105-110页
   ·“打人”与“打+非人生命”的对比结论第105-106页
   ·“打人“与“打+物(非生命)”的对比结论第106-107页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第107页
   ·研究的延伸与不足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国品牌名称的语用翻译:优选—关联翻译模式
下一篇: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