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21页 |
1. 绪论 | 第21-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22-25页 |
·竞争与发展的压力 | 第22页 |
·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 第22-23页 |
·政府与公众的压力 | 第23-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现实意义——满足我国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25-26页 |
·理论意义——弥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缺失 | 第26-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研究框架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文献研究 | 第29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30-57页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 第30-47页 |
·企业的概念 | 第30-31页 |
·责任的起源与兴起 | 第31-33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 第33-36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和争议 | 第36-39页 |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第39-42页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文献 | 第42-46页 |
·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评析 | 第46-47页 |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47-53页 |
·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 第47-48页 |
·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 第48-51页 |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 | 第51-53页 |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 | 第53-57页 |
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机理分析 | 第57-84页 |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竞争力的环境分析 | 第57-60页 |
·政治环境因素 | 第57-58页 |
·股权和体制因素 | 第58页 |
·法律法规因素 | 第58-60页 |
·利益相关者因素 | 第60页 |
·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的社会机制 | 第60-62页 |
·诚信机制 | 第60-61页 |
·激励机制 | 第61页 |
·社会舆论 | 第61页 |
·科技创新 | 第61-62页 |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竞争力原因分析 | 第62-65页 |
·利益相关者协调配合形成竞争合力 | 第62-64页 |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战略相匹配产生竞争力 | 第64-65页 |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企业竞争力的内部条件 | 第65页 |
·企业的战略思想 | 第65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基础 | 第65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 第65-69页 |
·企业长远利益目标的选择 | 第66页 |
·企业趋利避害的选择 | 第66-69页 |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互动 | 第69-73页 |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减少经济负外部性 | 第73-75页 |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竞争力机理分析 | 第75-76页 |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竞争优势分析 | 第76-84页 |
·效率优势 | 第76-77页 |
·人才优势 | 第77页 |
·形象优势 | 第77-79页 |
·销售优势 | 第79-80页 |
·差异化优势 | 第80-82页 |
·公共关系优势 | 第82-84页 |
4. 研究方案设计 | 第84-93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84-85页 |
·变量与指标选取 | 第85-89页 |
·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 | 第85-89页 |
·控制变量指标体系设计 | 第89页 |
·前提假设 | 第89-93页 |
·研究模型 | 第89-90页 |
·研究假设 | 第90-93页 |
5.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关系实证研究 | 第93-116页 |
·数据结果分析 | 第93-98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3-94页 |
·因子分析 | 第94-9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96-98页 |
·企业社会责任各构成面与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 第96-97页 |
·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 第97-98页 |
·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的回归分析 | 第98-109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98-100页 |
·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的回归分析 | 第100-102页 |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102-105页 |
·企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差分析 | 第102-103页 |
·企业年龄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差分析 | 第103-105页 |
·控制变量下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的回归分析 | 第105-109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第105-106页 |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 第106-109页 |
·企业社会责任各构成面对竞争力的回归分析 | 第109-113页 |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109-111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111-11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16页 |
6.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 | 第116-132页 |
·实现条件 | 第116-119页 |
·前提条件:社会责任认同 | 第116-117页 |
·实现基础:企业能动性 | 第117页 |
·实现根本:企业社会责任能力 | 第117-119页 |
·保障基础:法制规范与调控 | 第119-120页 |
·建立公民型企业理念 | 第120-121页 |
·提升机制 | 第121-124页 |
·社会机制 | 第124-127页 |
·消费者促动 | 第125页 |
·社会促动 | 第125页 |
·非政府组织促动 | 第125-126页 |
·供应商促动 | 第126-127页 |
·社会舆论引导 | 第127页 |
·企业自身机制 | 第127-129页 |
·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 第127-128页 |
·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文化 | 第128页 |
·建立企业拉动机制 | 第128-129页 |
·政府、社会、企业的长效联动机制 | 第129-13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5页 |
·主要结论 | 第132-133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33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