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传统文化视野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9页
1. 问题的提出(选题原因与背景)第9-19页
   ·研究理由第9-16页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第9-10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第10-14页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第14-16页
   ·研究目的第16-17页
   ·研究问题与假设第17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17-19页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第17-18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第18-19页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9-22页
   ·国内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第19-20页
     ·回顾、反思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研究第19页
     ·追寻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根源的研究第19-20页
     ·探讨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方法的研究第20页
     ·笔者的意见第20页
   ·国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第20-22页
3. 研究方法第22-23页
   ·文献研究法第22页
   ·分析法第22-23页
     ·对比分析法第22页
     ·系统分析法第22-23页
4. 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观的精华阐释第23-37页
   ·“主流传统文化”与“非主流传统文化”的定义第23-24页
   ·主流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第24-31页
     ·积极影响第24-29页
     ·消极影响第29-31页
   ·非主流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第31-33页
     ·取法于民间的一些风俗习惯第31页
     ·取法于各个历史时期盛行的文学样式第31-32页
     ·取法于中国特有的医药学第32页
     ·取法于各民族节日欢庆活动第32-33页
     ·取法于“巫术”、卜筮、神舞等民间宗教活动第33页
     ·取法于民间迷信中的一些观念第33页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影响第33-37页
     ·正念训练第34-35页
     ·体验与运动第35页
     ·礼乐结合第35-36页
     ·移志怡情第36页
     ·超越疗法第36-37页
5. 对建构传统文化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第37-43页
   ·管理者与研究者协作发展创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第37页
   ·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开发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教材第37-38页
   ·研究者与实践者编制建立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测量工具体系第38页
   ·组织者与管理者共同提高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第38页
   ·研究者与实践者协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第38-39页
   ·创设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39页
     ·对课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39页
     ·对课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39页
   ·继承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第39-40页
   ·建构本土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第40-43页
     ·建构本土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隐环境第40-41页
     ·建构本土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外显环境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聋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毛泽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