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及优点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过程理论基础 | 第13-25页 |
·GT-POWER 软件简介 | 第13-14页 |
·管内流动模型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进气管流动特性 | 第14-15页 |
·一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进气管中能量损失和传热模型分析 | 第17-18页 |
·燃烧模型基本原理 | 第18-23页 |
·汽油机燃烧基本模型 | 第18-20页 |
·准维模型基本假设 | 第20页 |
·基本方程 | 第20-23页 |
·摩擦损失分析 | 第23页 |
·缸内传热模型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LJ465Q 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5-36页 |
·汽油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2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5-33页 |
·建模的步骤 | 第25-26页 |
·进、排气系统模块设置 | 第26-27页 |
·气缸与曲轴箱模块设置 | 第27-30页 |
·进、排气门模块设置 | 第30-33页 |
·模型验证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改进发动机性能技术方案研究 | 第36-62页 |
·发动机性能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发动机性能指标 | 第36-37页 |
·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 | 第37-38页 |
·进、排气管路结构参数研究分析 | 第38-54页 |
·进气歧管长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38-43页 |
·进气歧管直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排气歧管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第47-52页 |
·进气歧管改进分析 | 第52-54页 |
·配气相位参数的改进分析 | 第54-61页 |
·进气门处压力分析 | 第55-56页 |
·可变配气相位方案选择 | 第56页 |
·配气相位改进分析 | 第56-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