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二章 美声唱法研究 | 第13-25页 |
一、 美声唱法的发展脉络 | 第13-22页 |
二、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 第22-24页 |
注释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美声唱法声音概念研究 | 第25-32页 |
一、 两大派别的比较研究 | 第25-28页 |
(一) 语言、语音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二) 声音的基本发声位置比较研究 | 第27页 |
(三) 外型与身材的研究 | 第27-28页 |
(四) 整体意识的差别性 | 第28页 |
二、 中国人眼里的美声唱法声音概念 | 第28-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对美声唱法声音概念的误解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 第32-45页 |
一、 误解 | 第32-34页 |
(一) 条件上的误解 | 第32页 |
(二) 音色类型选择性的误解 | 第32页 |
(三) 自己是否能胜任的无法肯定性 | 第32-33页 |
(四) 方法上的误解 | 第33页 |
(五) 年龄上适应性的误解 | 第33-34页 |
二、 问题 | 第34-45页 |
(一) 声种的不确定导致超越声部的拼命练习 | 第34-41页 |
(二) 声区不能统一 | 第41-42页 |
(三) 男生多唱重,女生多无低音 | 第42页 |
(四) 小年龄唱大、重作品 | 第42-43页 |
(五) 共鸣的错误追求,“小号声音”撑大演唱 | 第43页 |
(六) 语言的练习与合理运用 | 第43页 |
(七) 生理功能的破坏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对于美声唱法声音概念的掌握、突破并如何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