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基础 | 第9-10页 |
二、 研究方案与研究内容 | 第10-14页 |
第二章 乌裕尔河流域柯尔克孜族民歌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 | 第14-21页 |
一、 历史与文化记忆 | 第14-16页 |
二、 民俗记忆与经济社会地位 | 第16-20页 |
注释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乌裕尔河流域柯尔克孜族民歌形态及特征分析 | 第21-29页 |
一、 柯族民歌形态分析 | 第21-24页 |
(一) 柯族民歌的生态环境 | 第21页 |
(二) 柯族民歌的风格及体裁分析 | 第21-24页 |
二、 柯族民歌特征分析 | 第24-28页 |
(一) 地域性与即兴性 | 第24-26页 |
(二) 创作的集体性和口头性 | 第26页 |
(三) 流传变异性与多功能性 | 第26-28页 |
注释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乌裕尔河流域柯尔克孜族民歌中的民族心理 | 第29-35页 |
一、 柯族民歌中民族心理的呈现与延伸 | 第29-32页 |
(一) 柯族民歌中体现的民族意识的构建 | 第29-31页 |
(二) 柯族民歌中体现的民族性格的延续 | 第31-32页 |
二、 柯族新民歌中民族心理审美主体的变化 | 第32-33页 |
(一) 柯族民歌中创作主体的转变 | 第32页 |
(二) 柯族民歌中接受主体的转变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乌裕尔河流域柯尔克孜族民歌传承和发展中的民族认知 | 第35-43页 |
一、 柯族民歌的消融与转变 | 第35-37页 |
二、 柯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 第37页 |
三、 柯族民歌品牌的现代推广 | 第37-39页 |
四、 对新文化、新民歌的认知 | 第39-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